[发明专利]数据的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92637.0 | 申请日: | 2020-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049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发明(设计)人: | 刘洋;张雄;秦姝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9/14;H04L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立方律师事务所 11330 | 代理人: | 张筱宁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 处理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的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涉及互联网领域。该方法包括:针对待加密的原始数据,终端采用齐次化处理后的仿射密码的密钥对所述原始数据进行加密,得到密文数据;将包含所述密文数据的服务请求发送至服务器,得到所述服务器对所述密文数据处理后的密文处理结果;接收所述密文处理结果,并采用所述密钥对所述密文处理结果进行解密,得到解密数据。本申请相较于传统的仿射密码的同态运算的运算效率有大幅的提升,以及大幅增强了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申请涉及一种数据的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如今,互联网已经完成了从IT时代向DT时代转变,数据已经成为DT时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数据作为一种新能源,只有流动起来才能产生价值。不过,大多数企业考虑到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等问题,对数据共享都非常谨慎。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时常会受到下列问题的困扰:
1)医院需要共享医疗信息,但是又不想泄露单个患者的隐私;
2)政府机构需要统计选举数据,但是又不想公开投票选民的选举记录;
3)一家制造厂商想要以行业标准检验产品水准,但又不想让竞争对手知道他们真实的生产数据。
针对这种“数据孤岛”现象,基于云技术的安全多方计算(Secure Muti-partyComputation)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为实现数据的可控共享做出了重大贡献。
在安全多方计算领域,同态加密技术包括部分同态。部分同态仅仅是某种运算符下的同态性,如加、乘。满足部分同态的密码系统可以根据其密钥类型分为两种:
1)非对称型部分同态密码系统:该类密码系统的密钥分为公钥、私钥,公钥用以加密,私钥用以解密。非对称型的部分同态性应用极为广泛,如RSA、Paillier。
2)对称型部分同态密码系统:该类密码系统的密钥只有一把,密钥拥有者既可以加密,也可以解密。对称型的部分同态性应用相对狭窄很多,如仿射密码。
而上述两种系统分别存在如下缺陷:
1)非对称型:安全性较高,但相比与对称型密码,非对称型具有较高的计算复杂度,运算效率较低。
2)对称型:原理简单,计算复杂度低,但安全性较低。如仿射密码,若已知密钥n有l比特长度,那么n有2l-1个可能取值,a有φ(n)个可能取值,b大约有n-1个可能取值,于是可用密钥(a,b,n)共有2l-1(n-1)φ(n)≤2l-1(n-1)2≤2l-1(2l-1)2个。也就是说,当固定了密钥长度l时,密钥空间大小受限于2l-1(2l-1)2,使得在解密一个同态运算过的仿射密文时,需要提供同态运算过的次数,当他人得知了同态运算过的次数之后,就可以对仿射密文进行解密,造成用户隐私的泄露。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的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解决现有的仿射密码的同态运算效率较低、安全性较差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的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
针对待加密的原始数据,终端采用齐次化处理后的仿射密码的密钥对所述原始数据进行加密,得到密文数据;
将包含所述密文数据的服务请求发送至服务器,得到所述服务器对所述密文数据处理后的密文处理结果;
所述终端接收所述密文处理结果,并采用所述密钥对所述密文处理结果进行解密,得到解密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926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