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气井地应力扩容改造增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91946.6 | 申请日: | 2020-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710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曾斌;敖科;隋明炜;何龙;黄晓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捷贝通石油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267 | 分类号: | E21B43/267;E21B49/00 |
代理公司: | 成都智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82 | 代理人: | 胡文莉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新***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气 应力 扩容 改造 增产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气井地应力扩容改造增产方法,步骤如下:S1、现场小型裂缝诊断测试:测试油藏的地质力学特性,地质力学特性包括储层的三维主应力、渗透率、储层压力和裂缝流体效率;S2、控制注入压力在储层最小主应力之上,破裂压力之下,在进口位置采用循环水力注入和回流的方式,改善井周的地应力和孔隙压力;S3、通过改变井口注入排量,采用注入和回流的方式,在储层产生水力震荡以提高孔隙体积、扩展微裂缝,改善井周渗流环境;S4、低砂比注入,通过低砂比携带粉砂,支撑近井地带的水力改造区;S5、焖井数天。本发明的方法工艺流程简单、施工成本较低,对现场设备要求较低,适用于致密砂岩储层,页岩储层以及富含天然裂缝的储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气田开发增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油气井地应力扩容改造增产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很多油田进入开发中晚期阶段,增产难度越来越大,面临很多难题。稠油油藏的开发方式一般为热力采油,但由于原油粘度较高,常规热采技术难以有效动用,油田面临增产稳产的要求,需通过扩大油田的生产规模实现,使得稠油蒸汽吞吐开发的矛盾逐渐暴露出来;例如稠油蒸汽吞吐井注汽压力高、SAGD井对预热周期长等典型问题严重制约着稠油资源的高效开发。其次疏松结构的砂岩油藏、薄层油气藏往往伴随着平面非均质性,油井堵塞产量降低-采不出,常规的酸化压裂增产手段见效程度差,有效期短,规模稍大又容易形成裂缝性水窜等情况。地应力扩容改造增产方法,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有效手段。
地应力扩容改造增产方法是以高于储层最小水平主应力(Shmin),但不超过破裂压力的循环水力注入和回流在低渗储层中产生复杂微裂缝,同时改造天然裂缝的导流能力,实现在低渗储层中的大体积油藏改造体积(SRV)的效果。扩容增产的技术原理是:通过精细控制的注入方式,利用水力扩容和震荡扩容双重作用,促使复杂张剪微裂缝的发育,形成大体积、高孔隙度、高渗透率的扩容区,从而提高岩体的渗透率,增加油藏接触面积,达到增产和增注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合于致密砂岩储层,页岩储层以及富含天然裂缝的储层的地应力扩容改造增产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地应力扩容改造增产方法,步骤如下:
S1、现场小型裂缝诊断测试:测试油藏的地质力学特性,地质力学特性包括储层的三维主应力、渗透率、储层压力和裂缝流体效率,并测试地应力,不同方向裂缝的闭合压力,进行岩石力学性能参数测试,开展区块地应力描述;基于储层力学性能参数和储层物性参数,定量分析地应力扩容过程储层应力-应变特征,优化设计施工压力和排量参数,同时分析油藏非均质、油藏物性对扩容影响程度。
在现场施工时,该步骤具体包括如下操作:
S11、设备调试与试压:确保压裂测试系统和地应力测试系统能够正常工作。现场试压后,稳压10-15min,检查每个节点是否出现渗漏,计算机记录试压曲线。
S12、封隔器系统地表测试:进行封隔器地表组装,确保封隔器每个部件正确安装。
S13、封隔器入井:将封隔器与钻杆相连,缓慢送入井底,在下钻过程中,每下3柱管柱需要向管柱中充入饱和盐水。
S14、地应力测试:地应力测试过程中钻杆不能移动,裸眼井的测试必须要保证井壁的稳定性,采用饱和盐水或者无固相有机盐水进行地应力测试,开始小型压裂试验时,确保地表注水压力小于最大安全工作压力的80%;对同一个测试层位做不少于4次的压裂测试,在每次压裂测试后,实时分析压降曲线,确保每次取得的裂纹闭合压力的统计方差满足测试标准。
地应力测试的具体操作如下:
S141、通过地表注水系统向封隔器加压到6-10MPa,恒压数分钟直至确认封隔器设封成功,然后将封隔器切换为注水状态。
S142、由地表注水系统向测试层位注水加压,现场实时分析压降曲线,计算岩层的初始渗透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捷贝通石油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捷贝通石油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9194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