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归还检测的方法、电池柜及共享电池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90980.1 | 申请日: | 2020-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077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陈科;唐梅宣;沈剑;江旭峰;黄嘉曦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易马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30/06 | 分类号: | G06Q30/06;G06Q50/06;H01M50/244;H01M10/48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叶思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67区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归还 检测 方法 共享 系统 | ||
1.一种电池归还检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池柜,所述电池柜的每个电池仓设置有距离传感装置;每个所述电池仓设置有近场通信装置;所述距离传感装置设置于所述电池仓开口端的内壁;所述距离传感装置与所述电池仓封闭端的距离大于电池的长度;所述近场通信装置设置于所述电池仓的封闭端;所述封闭端为所述电池仓的开口端的对端;
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电池归还请求,获取所述距离传感装置的距离检测结果,获取所述近场通信装置的通信状态检测结果;
根据所述距离检测结果和所述通信状态检测结果,确定电池的归还状态;
根据所述距离检测结果和所述通信状态检测结果,确定电池的归还状态,包括:
若所述距离检测结果为,所述距离传感装置检测到的距离由第一距离变为第二距离后,再由第二距离变为第一距离;并且检测到所述近场通信装置与设置在电池上的近场通信标签通信成功,则确定所述电池被正确归还;
若所述距离检测结果为,所述距离传感装置检测到的距离由第一距离变为第二距离;超过第一预设时长未检测到所述近场通信装置与设置在电池上的近场通信标签通信成功,则确定所述电池未被正确归还;
其中,所述第一距离大于所述第二距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所述电池被正确归还后,还包括:
通过所述近场通信装置以第一时间周期检测所述近场通信标签;
若检测不到所述近场通信标签,则确定所述电池被取出。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所述近场通信装置的通信状态检测结果,包括:
通过所述近场通信装置以第二时间周期检测近场通信标签;
若检测到近场通信标签,则对该近场通信标签进行身份验证;
根据身份验证结果确定通信状态检测结果。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该近场通信标签进行身份验证,包括:
向所述近场通信标签发送第一预设数据;所述第一预设数据用于指示所述近场通信标签对该第一预设数据进行校验,若校验成功,则向所述近场通信装置反馈第二预设数据;
所述近场通信装置接收到所述第二预设数据后,对所述第二预设数据进行校验,若校验成功,则身份验证成功。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电池仓的封闭端还设置有触发按钮;
在获取所述近场通信装置的通信状态检测结果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触发按钮的状态;
相应的,
根据所述距离检测结果和所述通信状态检测结果,确定电池的归还状态,包括:
根据所述距离检测结果、所述通信状态检测结果和所述触发按钮的状态,确定电池的归还状态。
6.一种电池柜,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或多个电池仓,控制器;
所述电池仓用于容纳电池;每个所述电池仓设置有距离传感装置,和近场通信装置;所述距离传感装置设置于所述电池仓开口端的内壁;所述距离传感装置与所述电池仓封闭端的距离大于电池的长度;所述近场通信装置设置于所述电池仓的封闭端;所述封闭端为所述电池仓的开口端的对端;
所述距离传感装置用于检测其与障碍物的距离;所述近场通信装置用于检测近场通信标签状态;
所述控制器用于响应于电池归还请求,获取所述距离传感装置的距离检测结果,获取所述近场通信装置的通信状态检测结果;根据所述距离检测结果和所述通信状态检测结果,确定电池的归还状态;根据所述距离检测结果和所述通信状态检测结果,确定电池的归还状态,包括:若所述距离检测结果为,所述距离传感装置检测到的距离由第一距离变为第二距离后,再由第二距离变为第一距离;并且检测到所述近场通信装置与设置在电池上的近场通信标签通信成功,则确定所述电池被正确归还;若所述距离检测结果为,所述距离传感装置检测到的距离由第一距离变为第二距离;超过第一预设时长未检测到所述近场通信装置与设置在电池上的近场通信标签通信成功,则确定所述电池未被正确归还;其中,所述第一距离大于所述第二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易马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易马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9098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