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需求响应的荷储联合优化运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86746.1 | 申请日: | 2020-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467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发明(设计)人: | 龚逊东;桑丙玉;薛溟枫;张博;谢照军;赵上林;毛晓波;潘湧涛;吴寒松;王德顺;杨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无锡供电分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H02J3/28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绘未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89 | 代理人: | 张红莲 |
地址: | 214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需求 响应 联合 优化 运行 方法 | ||
1.一种基于需求响应的荷储联合优化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采集原始数据,包括分时时段和电价、负荷预测数据、储能的单位建设成本、年运行维护成本、储能电站的设计使用年限、贴现率、削峰填谷受益系数、储能电站最大充放电功率、储能电池荷电状态;
步骤2:建立约束条件;
步骤3:基于在所述步骤2中建立的约束条件和所述步骤1中采集的原始数据计算响应分时电价后的第i时段电网供电负荷、需求响应实施成本、储能电站成本以及储能电站日收益;步骤3中,通过以下公式计算需求响应实施成本:
Cc=αPs+β(Pi-Pi0) (5)
式中,Cc为需求响应实施成本;Ps为系统负荷容量;Pi为实施分时电价后i时段电网供电负荷;Pi0为实施分时电价前i时段的电网供电负荷;α为系统负荷容量计算系数、β为响应负荷容量计算系数;
步骤4:基于步骤3计算出的各项成本和收益,建立联合优化模型,使荷储联合运行的总成本最小;步骤4中,建立联合优化模型,使荷储联合运行的总成本最小:
min f=Cc+Cbess+Cbess.om-Bbess (10)
式中,f为目标函数,表示荷储联合运行的总成本;Cc为需求响应实施成本;Cbess为储能电站的日均等值建设费用;Cbess,om为储能的日均维护费用;Bbess为储能电站日收益;
步骤5:向所述步骤4中建立的联合优化模型输入已知条件,获取联合优化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需求响应的荷储联合优化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步骤2中,约束条件分别采用分时电价约束、储能电站荷电状态约束、储能电站充放电功率约束,将约束条件设置为:
(1)分时电价约束:
pmin≤pv≤pf≤pp≤pmax (1)
其中,pp、pv、pf分别为负荷峰、谷和平时的电价,pmin、pmax分别为电价最小和最大限值;
(2)储能电站荷电状态SOC(i)约束:
SOCmin≤SOC(i)≤SOCmax (2)
其中,SOCmin、SOCmax分别为储能电站运行中储能电池所允许的最小、最大荷电状态;
(3)储能电站充放电功率约束:
式中,Pd,max、Pc,max为储能电站允许的最大放电、充电功率,Pd,min、Pc,min为储能电站允许的最小放电、充电功率;Pbess,c(i)、Pbess,d(i)为第i个时段储能电站运行过程中的充、放电功率;Pbess,c(i)·Pbess,d(i)=0对第i个时段的储能电站充放电进行限制,即在第i个时段,储能电站只能处于充电状态或者放电状态或者停运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无锡供电分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无锡供电分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8674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