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5G切片的割接合并方法、装置及计算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86555.5 | 申请日: | 2020-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118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邢彪;郑屹峰;张卷卷;陈维新;章淑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8/16 | 分类号: | H04W28/16;H04L41/0893;G06N3/08;G06N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浩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6 | 代理人: | 梁倩 |
地址: | 310016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切片 接合 方法 装置 计算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5G切片的割接合并方法、装置及计算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切片网络待进行的割接拓扑图信息;对所述割接拓扑图信息分解得到切片邻接矩阵和切片特征矩阵;其中,切片邻接矩阵表示割接拓扑图中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以及切片特征矩阵表示待进行的多个割接对每个切片节点的影响属性;将所述切片邻接矩阵和切片特征矩阵输入至训练好的切片网络割接合并器中预测得到割接合并信息;根据所述割接合并信息进行割接处理。通过上述方式,从割接拓扑图信息中分解出切片邻接矩阵和切片特征矩阵后,输入至切片网络割接合并器中即可预测得到对待进行的割接进行合并的方式,可以自动的完成切片割接合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5G切片的割接合并方法、装置及计算设备。
背景技术
网络切片(Network Slice)是端到端的逻辑功能和其所需的物理或虚拟资源集合,包括接入网、传输网、核心网等,网络切片可认为是5G网络中的虚拟化“专网”;网络切片基于NFV的统一基础设施构建,实现低成本高效运营。网络切片技术可以实现通信网络的逻辑隔离,允许在每个网络切片中配置和重用网络元件及功能以满足特定的行业应用需求。以及,割接是指运营商针对现网设备的扩容、升级、改造、替换以及配置更改等高危操作,因此割接必然伴随着风险的存在。
然而,切片网络节点繁多、关系复杂,相比传统网络,由于用户不同的个性化需求,每个用户的切片网络都不尽相同,切片网络割接的复杂度和难度也成倍提高,切片网络割接的质量和效率将直接影响切片用户的SLA(Service-Level Agreement,服务等级协议),若切片割接不进行合理的合并,则会导致切片应用频繁受到影响。而目前切片网络割接合并主要依赖于人工经验判断,效率较低、容易出错,对人员的技能要求较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5G切片的割接合并方法、装置及计算设备。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5G切片的割接合并方法,包括:
获取切片网络待进行的割接拓扑图信息;
对所述割接拓扑图信息分解得到切片邻接矩阵和切片特征矩阵;其中,切片邻接矩阵表示割接拓扑图中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以及切片特征矩阵表示待进行的多个割接对每个切片节点的影响属性;
将所述切片邻接矩阵和切片特征矩阵输入至训练好的切片网络割接合并器中预测得到割接合并信息;
根据所述割接合并信息进行割接处理。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5G切片的割接合并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适于获取切片网络待进行的割接拓扑图信息;
分解模块,适于对所述割接拓扑图信息分解得到切片邻接矩阵和切片特征矩阵;其中,切片邻接矩阵表示割接拓扑图中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以及切片特征矩阵表示待进行的多个割接对每个切片节点的影响属性;
合并模块,适于将所述切片邻接矩阵和切片特征矩阵输入至训练好的切片网络割接合并器中预测得到割接合并信息;
割接模块,适于根据所述割接合并信息进行割接处理。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和通信总线,所述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通信接口通过所述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放至少一可执行指令,所述可执行指令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上述5G切片的割接合并方法对应的操作。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可执行指令,所述可执行指令使处理器执行如上述5G切片的割接合并方法对应的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8655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