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RFID标签、标签阅读器、RFID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86427.0 | 申请日: | 2020-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083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黄晶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7/10 | 分类号: | G06K7/10;H04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rfid 标签 阅读器 方法 系统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射频识别RFID标签、标签阅读器、RFID方法及系统,涉及射频识别技术领域,可以解决标签阅读器由于自干扰问题导致的对解调调制信号造成的干扰。RFID标签通过逻辑处理单元管理矩形波发生器的工作平率(如第一频率),生成信息比特流以及指示矩形波发生器按照第一频率输出包括第一频率的方波信号和/或持续低电平的转换后的信号,以控制负载开关接通阻抗值有差异的第一负载或第二负载,从而控制向标签阅读器发射的调制信号的频率。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保证调制信号与标签阅读器的自干扰信号的频率差异,以便标签阅读器可以简单、快捷的过滤自干扰信号。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射频识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Identification,RFID)标签、标签阅读器、RFID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射频识别技术RFID是一种以识别和数据交换为目的,利用感应、无线电波或者微波进行非接触双向通信的自动识别技术。通过RFID系统可以实现对目标对象的追踪和管理等。
RFID系统可以包括标签阅读器、RFID标签和主机。RFID的基本原理是:标签阅读器通过发射天线发射特定频率的射频信号(如载波信号);RFID标签接收到该电磁波之后会产生感应电流,从而获得能量将存储在芯片中的信息进行调制,然后通过内置天线发射出去。标签阅读器的接收天线在接收到该调制信号之后,传送到标签阅读器的信号处理模块,由信号处理模块完成信号的解调和解码等传送给主机。然后,主机根据逻辑运算识别该RFID标签的身份,针对不同的设定做出相应的处理和控制,最终发出信号控制标签阅读器完成不同的读写操作。
但是,标签阅读器在接收RFID标签发送的调制信号时,也会接收到发射天线发射的射频信号。由于调制信号和射频信号在频谱上很接近,因此,对于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设置在相同位置的标签阅读器来说,射频信号会对标签阅读器解调调制信号造成干扰。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RFID标签、标签阅读器、RFID方法及系统,可以解决标签阅读器由于自干扰问题导致的对解调调制信号造成的干扰。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RFID标签,该RFID标签包括:逻辑处理单元、矩形波发生器、第一负载、第二负载、包括控制端和连接端的负载开关和天线;逻辑处理单元与矩形波发生器连接,逻辑处理单元用于向矩形波发生器传输信息比特流,并指示矩形波发生器将信息比特流转换为第一频率的方波信号或低电平;矩形波发生器与负载开关的控制端连接;矩形波发生器用于接收信息比特流,将信息比特流中的第一标识转换为第一频率的方波信号,将信息比特流中的第二标识转换为低电平,以及向负载开关的控制端传输转换后的信号;其中,该转换后的信号用于控制负载开关的连接端接通第一负载或第二负载,使得天线通过负载开关的连接端与第一负载或第二负载连接;负载开关用于根据转换后的信号,通过连接端接通第一负载或第二负载;天线用于根据负载开关接通第一负载和第二负载的情况向标签阅读器发送调制信号;其中,第一负载与天线的负载的电阻差值小于第一预设阈值,第二负载与天线的负载的电阻差值大于第二预设阈值。
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技术方案,RFID标签通过逻辑处理单元管理矩形波发生器的工作平率(如第一频率),生成信息比特流以及指示矩形波发生器按照第一频率输出包括第一频率的方波信号和/或持续低电平的转换后的信号,以控制负载开关接通阻抗值有差异的第一负载或第二负载,从而控制向标签阅读器发射的调制信号的频率。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保证调制信号与标签阅读器的自干扰信号的频率差异,以便标签阅读器可以简单、快捷的过滤自干扰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864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