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交换器、电子发热源组件、运算设备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85662.6 | 申请日: | 2020-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120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周永;刘亚群;刘焘 | 申请(专利权)人: | 霍尼韦尔特性材料和技术(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F28D15/0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刘子豪;王丽辉 |
地址: | 215699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交换器 电子 热源 组件 运算 设备 应用 | ||
1.一种热交换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100)具有基板(1)和换热翅片(2),所述基板(1)能够以其一侧安装到要进行换热的物体处,所述换热翅片(2)构造在所述基板(1)的其它侧上,以与周围环境进行换热,其中,所述热交换器(100)还具有用于传递热量的传热器件,所述传热器件布置在所述基板(1)处,并且工质流体(6)被容纳在所述传热器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器件包括传热腔(3),所述传热腔(3)构造在所述基板(1)内,可选地,所述传热腔(3)延伸到所述换热翅片(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交换器(10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传热腔(3)内还构造有支撑结构(4),所述支撑结构(4)一方面被构造成用于增强所述传热腔(3)的耐压性,另一方面被构造成用于引导所述工质流体(6)的流动,优选地,所述支撑结构(4)形成或具有毛细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100),其特征在于,液态的工质流体(6)所占全部传热器件的体积比例范围介于5%至90%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交换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器件还包括传热管(5),优选地,所述传热管(5)形成或包括毛细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交换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管(5)与所述要进行换热的物体相同侧地布置在所述基板(1)内,或与所述换热翅片(2)在相同侧地布置在所述基板(1)上并且穿过所述换热翅片(2)走向。
7.一种电子发热源组件(20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发热源组件(200)包括电子发热源(8)以及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器(100),其中,所述电子发热源(8)为所述要进行换热的物体,所述基板(1)以其一侧安装到所述电子发热源(8)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发热源组件(20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发热源组件(200)还具有界面材料(7),所述界面材料(7)被涂覆于所述电子发热源(8)与所述基板(1)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发热源组件(200),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质流体(6)的充注高度不低于所述电子发热源(8)的最低位置,优选地,所述工质流体(6)的充注高度不低于所述电子发热源(8)的热源中心位置,或者所述工质流体(6)的充注高度不低于所述电子发热源(8)的热流密度最大的位置,优选地,所述工质流体(6)的充注高度不低于所述电子发热源(8)的最高位置。
10.一种运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运算设备具有根据权利要求7或8或9所述的电子发热源组件(200)。
11.一种根据权利要求7至9之一所述的电子发热源组件(200)在交通控制、功率变换、工业电机、不间断电源、风电与太阳能设备,以及用于自动控制的变频器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霍尼韦尔特性材料和技术(中国)有限公司,未经霍尼韦尔特性材料和技术(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8566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