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波加热装置的导波管及微波加热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85154.8 | 申请日: | 2020-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119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邓亘皓;曹明雄;陈汉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宏硕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6/64 | 分类号: | H05B6/64;H01P3/127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韩嫚嫚;赵燕力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波 加热 装置 导波 | ||
本发明是一种微波加热装置的导波管及微波加热装置,其中,微波加热装置包括一导波管、两个微波发射模块及一输送模块;导波管形成一行波路径,且导波管具有至少一输送开口对及至少一导波板对;输送开口对具有两个输送开口,其分别形成于导波管沿一输送方向的相对两个侧壁;导波板对位于导波管内,并具有沿行波路径延伸的两个导波板,两个导波板分别设于导波管的顶壁及底壁;两个微波发射模块分别设于导波管的相对两端;输送模块沿输送方向贯穿输送开口对;通过设置两个微波发射模块及导波板对,本发明可进一步改善高微波吸收材料在导波管中受热的均匀程度,并且能够对高单价的待加热物进行加热处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微波进行加热的装置,尤指一种对于高微波吸收材料以及低微波吸收材料均能进行均匀加热的微波加热装置的导波管及微波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微波加热装置主要可归类为以下三种:
一、密闭式共振腔,其原理是将待加热物体在密闭共振腔内移动或转动,以减少共振腔内微波热点跟冷点对于待加热物体造成的加热不均匀性。
二、开放式共振腔,其原理与密闭式共振腔类似,是将被加热物质以连续流通的方式通过腔体中的驻波热点,使待加热物电离化,主要应用于光源产生(如硫灯)或废弃处理。
三、行波式加热器,其原理是让待加热物质沿微波传输路径受行波加热,以避免驻波的热点跟冷点效应所造成的加热不均匀性。
其中,密闭式共振腔及开放式共振腔是利用驻波对待加热物进行加热,然而,驻波在空间中会形成明显的热点和冷点,无法对待加热物进行均匀的加热,因此实务上仅能应用于低单价的市场,例如木材脱水或烟草干燥等用途。
行波加热器不会形成明显的热点和冷点,因此当待加热物为低微波吸收材料时,行波加热器可对待加热物进行均匀加热;然而,当待加热物为高微波吸收材料时,微波能量会迅速被距离加热源较近的待加热物吸收,导致距离加热源较远的待加热物无法被充分加热,导致待加热物无法均匀受热。
因此,现有技术的微波加热装置有待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
有鉴于前述的现有技术的缺点及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均匀加热高微波吸收材料的微波加热装置的导波管及微波加热装置,以解决待加热物无法均匀受热的难题。
为达到上述的发明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为提供一种微波加热装置,其中包括:
一导波管,其形成一行波路径,且所述导波管具有:
至少一加热段,所述至少一加热段具有:
一前开口壁;
一后开口壁,其与所述前开口壁沿一输送方向间隔设置;
一顶壁,其连接所述前开口壁及所述后开口壁;
一底壁,其连接所述前开口壁及所述后开口壁,且相对所述顶壁设置;
至少一输送开口对,其具有两个输送开口,所述两个输送开口分别形成于所述至少一加热段的所述前开口壁及所述后开口壁;
至少一导波板对,其设于所述至少一加热段内,所述至少一导波板对于所述行波路径的位置对应所述至少一输送开口对于所述行波路径的位置;所述至少一导波板对包括:两个导波板,其分别连接所述至少一加热段的所述顶壁及所述底壁,并沿所述行波路径延伸;所述两个导波板均采用介电材料制作;
两个微波发射模块,其分别设于所述导波管沿所述行波路径的相对两端;
一输送模块,其沿所述输送方向贯穿所述导波管的所述至少一输送开口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宏硕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宏硕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8515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知识图谱构建规章的本体模型的方法
- 下一篇:基于大数据服务的黄沙预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