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立式废热锅炉及带强制循环的耐中高压的挠性薄管板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84890.1 | 申请日: | 2020-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717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安连想;沈文朋;雷飞;王延军;孟繁然;齐波;周映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华化工机械及自动化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B37/06 | 分类号: | F22B37/06;F22B9/02;F22B31/08;F22B1/18 |
代理公司: | 深圳正和天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81 | 代理人: | 杨波 |
地址: | 7300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式 锅炉 强制 循环 高压 挠性薄管板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立式废热锅炉及带强制循环的耐中高压的挠性薄管板,包括筒状本体、平板、上升通道、若干换热通道、环形的连接环、以及若干喷水管。平板、连接环位于筒状本体内,连接环的外圈、内圈上下错开,连接环的内圈、外圈分别与平板的外圈、筒状本体的内壁连接。连接环的断面外形为向上拱起的弧形;上升通道设置在筒状本体的侧壁上,换热通道贯穿平板。喷水管位于换热通道下方,喷水管位于筒状本体内的部分设有喷水孔。平板和筒状本体之间的过渡部分能产生一定的弹性变形,补偿筒状本体和换热管之间的热膨胀差,起到膨胀调节的作用,减少管板边缘的应力集中。平板下侧的蒸汽可从上升通道排出,提升散热效率,减少温差应力和应力集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立式废热锅炉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立式废热锅炉及带强制循环的耐中高压的挠性薄管板。
背景技术
立式火管式废热锅炉换热效率高,且非常适用于含尘率较高的工艺气条件下,但在目前的工业应用中存在如下问题:
1、管板多采用传统的厚管板结构,在工艺气温度较高,所产蒸汽压力在中压以上时,采用该结构的废热锅炉会使管板的温差应力很高,易造成管板开裂损坏。
2、管板结构不能满足壳程产汽压力为高压的工况条件。
3、在废热锅炉壳程筒体下端到筒体上端,蒸汽含量逐渐增加,水含量逐渐降低。在靠近上管板处,往往出现只有蒸汽,而几乎没有水的现象,即废热锅炉上端集汽现象。一旦出现集汽现象,该区域的换热效率将急剧下降,同时换热管和上端管板温度急剧升高,易造成管板坏损和爆管。
以上三个问题严重影响了设备以至整个系统的的稳定性和可靠行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立式废热锅炉及带强制循环的耐中高压的挠性薄管板。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带强制循环的耐中高压的挠性薄管板,包括筒状本体、平板、至少两个上升通道、若干换热通道、环形的连接环、以及若干喷水管;
所述筒状本体的上端与废热锅炉管箱连接,所述筒状本体的下端与废热锅炉壳程筒体连接;
所述平板、连接环位于所述筒状本体内,所述连接环的外圈、内圈上下错开,所述平板的外圈与所述连接环的内圈连接,所述连接环的外圈与所述筒状本体的内壁连接;
所述连接环的断面外形为向上拱起的弧形;
所述上升通道设置在所述筒状本体的侧壁上,且低于所述连接环与所述筒状本体的连接位置,所述换热通道贯穿所述平板;
所述喷水管位于所述换热通道下方,所述喷水管向外延伸出所述筒状本体,所述喷水管位于所述筒状本体内的部分设有喷水孔。
优选地,所述筒状本体、平板、连接环是整体锻件加工而成,所述连接环的外圈、内圈分别与所述筒状本体、平板平滑过渡。
优选地,所述弧形为半圆弧、部分圆弧、椭圆圆弧、曲面弧,所述连接环的半径为20-200mm,所述管板的厚度为16-40mm,所述连接环部分的厚度为16~40mm。
优选地,所述挠性薄管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筒状本体的侧壁上的上升管,所述上升管连通所述筒状本体的内外侧,所述上升管的内孔形成所述上升通道,所述上升管向所述筒状本体外侧伸出。
优选地,所述上升管向上偏离所述平板;或,所述上升管向下偏离所述平板,且偏离所述平板的垂直距离不超过100mm。
优选地,所述平板上分布有换热孔,所述挠性薄管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平板下侧、并与所述换热孔连通的若干换热管,所述换热管与所述换热孔连通形成所述换热通道。
优选地,所述平板的厚度为12-40mm,所述筒状本体的直径比所述平板的直径大5-30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华化工机械及自动化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天华化工机械及自动化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848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