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止开关变换器双边共通的控制方法、电路及变换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83896.7 | 申请日: | 2020-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314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张程龙;郭春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源智信半导体(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3/335 | 分类号: | H02M3/335;H02M1/08;H02M7/219 |
代理公司: | 深圳新创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23 | 代理人: | 黄议本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止 开关 变换器 双边 共通 控制 方法 电路 | ||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防止开关变换器双边共通的控制方法、电路及变换器。所述变换器包括初级开关器件和次级开关器件。所述控制方法包括:检测所述开关变换器的初级的实时电流;基于所述实时电流的大小对所述初级开关器件的导通延时进行调整;若所述实时电流的大小为大,则增大所述初级开关器件的导通延时;若所述实时电流的大小为小,则减小所述初级开关器件的导通延时。所述电路用于执行所述控制方法。当动态续流大电流出现时,较大的导通延时可保证次级开关器件的可靠性;静态续流小电流出现时或在断续电流模式下,较小的启动延时可保证开关变换器的整体效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开关变换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止开关变换器双边共通的控制方法、电路及变换器。
背景技术
随着对转换器效率要求的提升,同步整流电路越来越普遍的使用在开关变换器中。由于对功率密度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开关变换器开始采用续流工作模式。在续流工作模式下,开关变换器的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会存在共通的现象或者说初级开关器件和次级开关器件会存在共通的现象,导致次级开关器件比如同步整流MOSFET(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的漏极会出现脉冲尖峰,从而使得同步整流电路的可靠性会大为降低。
以上背景技术内容的公开仅用于辅助理解本申请的发明构思及技术方案,其并不必然属于本申请的现有技术,在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上述内容在本申请的申请日已经公开的情况下,上述背景技术不应当用于评价本申请的新颖性和创造性。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出一种防止开关变换器双边共通的控制方法、电路及变换器,可提高整个开关变换器的可靠性。
在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防止开关变换器双边共通的控制方法,所述开关变换器包括初级开关器件和次级开关器件;
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A1、检测所述开关变换器的初级的实时电流;
A2、基于所述实时电流的大小对所述初级开关器件的导通延时进行调整;若所述实时电流的大小为大,则增大所述初级开关器件的导通延时;若所述实时电流的大小为小,则减小所述初级开关器件的导通延时。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增大所述初级开关器件的导通延时具体包括:使用于驱动所述初级开关器件的栅极的驱动信号从低电平上升至高电平的速度减慢;所述减小所述初级开关器件的导通延时具体包括:使用于驱动所述初级开关器件的栅极的驱动信号从低电平上升至高电平的速度加快。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A2具体包括:基于所述实时电流产生大小与所述实时电流的大小相关联的第一信号;利用所述第一信号对所述初级开关器件的导通延时进行调整,使得所述初级开关器件的导通延时的大小与所述第一信号的大小相关联。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A2具体包括:将所述实时电流与第一电流进行比较;若所述实时电流大于所述第一电流,则增大所述初级开关器件的导通延时;若所述实时电流小于所述第一电流,则减小所述初级开关器件的导通延时。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电流为上一时刻的实时电流或者为预设的电流。
在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防止开关变换器双边共通的控制电路,包括实时电流检测电路和第一主电路;
所述实时电流检测电路用于检测所述开关变换器的初级的实时电流;
所述第一主电路用于基于所述实时电流的大小对开关变换器的初级开关器件的导通延时进行调整;其中,若所述实时电流的大小为大,则增大所述初级开关器件的导通延时;若所述实时电流的大小为小,则减小所述初级开关器件的导通延时。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主电路包括第一信号发生电路和第一时序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源智信半导体(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华源智信半导体(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8389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