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酸改性介孔氧化硅负载抗真菌药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83752.1 | 申请日: | 2020-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577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陈进;朱萍;蔡铃;周刘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N25/08 | 分类号: | A01N25/08;A01N43/653;A01P3/00;A61K31/496;A61K45/00;A61K47/54;A61K47/69;A61P31/10 |
代理公司: | 南京艾普利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97 | 代理人: | 周海斌 |
地址: | 21116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酸 改性 氧化 负载 真菌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酸改性介孔氧化硅负载抗真菌药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制得氨基化介孔氧化硅,制得OA修饰介孔氧化硅,制得OA‑CTAB修饰介孔氧化硅,制得油酸改性介孔氧化硅负载抗真菌药复合材料成品。该复合材料具有长效抗真菌性能,对烟曲霉和白色念珠菌均有较强的杀伤作用,并且对白色念珠菌生物膜的形成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从而延缓耐药菌的产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酸改性介孔氧化硅负载抗真菌药的复合材料,以及该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抗菌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据发明人所知,目前,二氧化硅材料以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而闻名。随着有序介孔氧化硅材料的出现,介孔氧化硅材料成为理想的药物递送载体,目前已有研究将SBA-15作为药物控释的载体。
有研究人员通过溶剂法在二氯甲烷溶液中将抗真菌药伊曲康唑负载到SBA-15上,以形成介孔氧化硅SBA-15/伊曲康唑复合材料,使伊曲康唑分子在SBA-15二氧化硅材料中分散存在,进而增强疏水性药物伊曲康唑在有序介孔氧化硅材料SBA-15中的释放。然而,该复合材料在大量使用时易产生耐药菌株,从而威胁人类健康;该复合材料的药物伊曲康唑溶出仍然较快,且不能达到持续高效的抗真菌效果。亟待研制出能克服以上缺陷的复合材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油酸改性介孔氧化硅负载抗真菌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所得材料具有长效抗真菌性能,对烟曲霉和白色念珠菌均有较强的杀伤作用,并且对白色念珠菌生物膜的形成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从而延缓耐药菌的产生。同时,还提出由该制备方法制得的复合材料,以及该复合材料的用途。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油酸改性介孔氧化硅负载抗真菌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介孔氧化硅分散于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与甲苯的混合溶液中,于反应条件下反应;反应后,收集固形物;将固形物洗涤、干燥后,得氨基化介孔氧化硅;
第二步、将氨基化介孔氧化硅分散于含有油酸和活化剂的二氯甲烷溶液中,于反应条件下反应;反应后,收集固形物;将固形物洗涤、干燥后,得OA修饰介孔氧化硅;
第三步、将OA修饰介孔氧化硅分散于正己烷中,作为第一液体;将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溶于纯化水中,以氨水调节pH至7.0-10.0,加入第一液体,于反应条件下反应;反应后,收集固形物;将固形物洗涤、干燥后,得OA-CTAB修饰介孔氧化硅;
第四步、将OA-CTAB修饰介孔氧化硅分散于二氯甲烷中,加入含抗真菌药的二氯甲烷溶液,于反应温度下搅拌至溶剂挥干,干燥后即得油酸改性介孔氧化硅负载抗真菌药复合材料成品。
该制备方法在制得氨基化介孔氧化硅后,先以油酸修饰,继而以CTAB修饰,最后负载抗真菌药以制得复合材料成品。该复合材料具有长效抗真菌性能,对烟曲霉和白色念珠菌均有较强的杀伤作用,并且对白色念珠菌生物膜的形成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从而延缓耐药菌的产生。
本发明进一步完善的技术方案如下:
优选地,第一步中,所述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与甲苯的体积比为0.1±0.005:1;所述介孔氧化硅与甲苯的质量体积比为0.2±0.005g:20±5ml;第一步中,先将介孔氧化硅于100℃±10℃干燥至少4小时,再将介孔氧化硅分散于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与甲苯的混合溶液中;第一步的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78℃±5℃,反应时间至少12小时,反应过程中持续回流搅拌;采用过滤或离心的方式收集固形物;洗涤条件为:采用无水乙醇、去离子水分别洗涤至少3次;干燥温度为60℃±5℃。
采用该优选方案,可进一步优化第一步中的各物料比例、及各具体条件。其中,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即APTE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医科大学,未经南京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8375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