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合分闸的成套断路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81746.2 | 申请日: | 2020-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545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孙伟;徐剑;姚久明;景文;缪士勇;何阳;何仙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航有能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3/02 | 分类号: | H01H33/02;H01H33/42;H01H33/53 |
代理公司: | 南京中高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333 | 代理人: | 潘甦昊 |
地址: | 212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合分闸 成套 断路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合分闸的成套断路器,包括:壳体,壳体总体呈箱状;动力传动部,动力传动部设置在壳体上,动力传动部包括动力件和传动件,动力件设置在壳体上,传动件设置在动力件上;动力件包括传动杆、电机和手动控制件,传动杆和电机均设置在壳体上,手动控制件设置在传动杆上。连接断开部,连接断开部设置在壳体上,连接断开部包括接线柱、连接杆和连断件,接线柱和连接杆均设置在壳体上,连断件设置在传动件上;动力件通过传动件控制连断件实现断路器的断开和闭合。本发明结构简洁、结构设计合理、运行可靠、使用安全和灭弧效率高,能够快速完成分闸。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快速合分闸的成套断路器。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电网建设的快速发展及日渐完善,电力系统对开关设备的可靠性、稳定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363kV及其以上电压等级的高压交流双断口SF6断路器已不能满足电网发展的需求,因此需对现有的断路器的灭弧室的整个电场进行优化设计,使灭弧室整体电场更加均匀,结构设计更加合理、产品整体技术指标更高、运行将更加可靠。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案的技术改进,可满足电网建设发展的要求。
采用双断口、多断口形式是目前主要采取的方式之一,但现有的多断口断路器传动机构复杂,多断口之间的开断同步性得不到保证,且分闸速度不高,燃弧时间较长,导致开断不及时甚至开断失败,造成严重的事故,顾此失彼,得不偿失。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快速合分闸的成套断路器,具体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快速合分闸的成套断路器,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总体呈箱状;动力传动部,所述动力传动部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动力传动部包括动力件和传动件,所述动力件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传动件设置在所述动力件上;所述动力件包括传动杆、电机和手动控制件,所述传动杆和所述电机均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手动控制件设置在所述传动杆上。
连接断开部,所述连接断开部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连接断开部包括接线柱、连接杆和连断件,所述接线柱和所述连接杆均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连断件设置在所述传动件上;所述动力件通过所述传动件控制所述连断件实现断路器的断开和闭合。
优选地,所述壳体的顶面设置有多个接线贯穿孔,所述壳体的左侧面设置有第一旋转贯穿孔;所述壳体的右侧面上设置有第二旋转贯穿孔、观察贯穿孔和输气口,所述第二旋转贯穿孔与所述第一旋转贯穿孔位置对应,所述观察贯穿孔内嵌装有透明板,所述透明板与所述观察贯穿孔密封处理。
优选地,所述传动杆呈杆状,所述传动杆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旋转贯穿孔和所述第二旋转贯穿孔间距;所述传动杆两端分别嵌装在所述第一旋转贯穿孔和所述第二旋转贯穿孔内,并且所述传动杆分别与所述第一旋转贯穿孔和所述第二旋转贯穿孔旋转密封连接;所述电机通过电机固定板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电机的转轴与所述传动杆一端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手动控制件包括齿轮、护套壳、旋转把和锁定轴,所述齿轮和所述护套壳均设置在所述传动杆上,所述旋转把设置在所述护套壳上,所述锁定轴设置在所述旋转把上。
所述齿轮固定套装在所述传动杆另一端上,所述护套壳套装在所述齿轮外部,并且所述护套壳能够围绕所述传动杆沿周向旋转;所述旋转把呈管状,所述旋转把一端固定贯通连接在所述护套壳上;所述旋转把侧壁上设置有滑动贯穿孔,所述滑动贯穿孔与所述旋转把轴线平行。
所述锁定轴呈杆状,所述锁定轴直径不大于所述旋转把内径,所述锁定轴侧壁上设置有拉动杆,所述拉动杆直径不大于所述滑动贯穿孔宽度;所述锁定轴嵌装在所述旋转把内,并且所述拉动杆位于所述滑动贯穿孔内。
优选地,所述传动件设置有三套,并且三套所述传动件结构完全相同;所述传动件包括跷动杆、传动臂、转轴和跷杆,所述跷动杆设置在所述传动杆上,所述传动臂与所述跷动杆连接,所述转轴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跷杆设置在所述转轴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航有能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大航有能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817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