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级联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81316.0 | 申请日: | 2020-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171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李友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纳瓦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12/06 | 分类号: | H04W12/06;H04W76/10;H04W88/04 |
代理公司: | 宁波理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4 | 代理人: | 罗京;刘敏慧 |
地址: | 200335 上海市长宁***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 级联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级联的方法,用于通过一无线信号对两台以上的应用数据设备进行无线级联,所述无线级联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设置两组以上的数据传输单元,每组所述数据传输单元分别包括一应用数据设备和一中继设备,其中所述应用数据设备和所述中继设备通信连接;将所有的所述数据传输单元中的所述中继设备分别与一数据管理服务器通信连接;任一所述数据传输单元中的所述中继设备请求成为代理服务器;以及任一所述应用数据设备通过与之通信连接的所述代理服务器完成数据传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实现无线级联的方法。
背景技术
无线分布系统WDS(wireless distribution system),是一种构建在FHSS或DSSS底下,从而以让基地台与基地台之间得以沟通的系统。而无线级联使用的无线技术即为无线分布系统WDS,或者非WDS的无线桥接,目的是在不同意进行有线布局的地方通过无线连通让设备之间实现互联,之后在进行后续的相关操作,如数据传输、设备控制和/或无线覆盖等。
而在现有技术中,无线级联使用的数据传输方法是透传,即中间设备不解析数据传输内容,不管传输的业务内容如何,只负责将传输的内容由原地址传输到目的地址,而不会对业务数据内容做任何改变。
而同一个设备在接收传输内容之后,做发送的时候会抢占空口资源,这样该设备在接收和发送会分别占用空口资源,从而导致速率减半。因此,如果级联的设备多了,那么最后一个设备的速率将会衰落非常大,结果呈2的指数直线进行衰落。
如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的无线级联的方法的模块连接示意图。其中,数据传输管理服务器用于管理数据传输;数据应用端1-X用于数据处理;设备1-X为数据管理中继设备,用于数据传输;而数据传输管理服务器、数据应用端1-X以及设备1-X通过数据传输管理协议和数据传输协议实现对数据的传输和管理。
在使用过程中,数据传输管理服务器用于管理给哪一个设备传输数据,数据应用端1-X用于发起数据传输请求,设备1-X用于接收并处理数据应用端1-X发起的请求,或者作为数据传输中继,其中各个设备的数据最终是传递到数据传输管理服务器中的。
举例,当数据应用端8通过设备8一直到数据传输管理服务器请求获取或上传数据,此时,中间必须经过多级WiFi连接,从设备8到数据传输管理服务器的数据传输速度就会降得很低。若所有设备,即设备1-X均为2.4G的2*2WiFi级联,那么他们的速率将会降低到1Mb,甚至更低,这样下来,整体的网络会进入瘫痪中。因此现有技术中并没有使用WiFi进行多级级联,大部分是通过有线网络连接替代无线。
此外,在某些场合,不是采用透明传输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的话,即在传输过程中,中间设备不仅需要将传输内容传输到目的地址,而且需要对传输内容进行解析,在这种情况下,速率衰减则会成为致命问题,直接导致进行传输的中间设备无法完成既定的工作任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种无线级联的方法,用于通过WiFi实现无线级联,所述无线级联的方法能够实现WiFi的多级级联而不会降低任一设备在数据传输过程中的速率。
本发明的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种无线级联的方法,其中所述无线级联的方法能够替代多台设备与设备之间的有线传输,不仅操作方便,而且也能降低在使用过程中的耗材数量。
本发明的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种无线级联的方法,其中所述无线级联的方法不会因为网络的庞大或设备数量的庞大而出现速率降低的情况,因此可以应用于多种场合。
本发明的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种无线级联的方法,其中所述无线级联的方法通过将现有技术中的各个设备多级串联的数据传输方式改变为各个设备与数据管理服务器各自并联的数据传输方式,从而确保各设备在工作过程中的速率不受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纳瓦电子(上海)有限公司,未经纳瓦电子(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813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