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核心高效型氢氧产生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80600.6 | 申请日: | 2020-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725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发明(设计)人: | 朱树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树勋 |
主分类号: | C25B1/04 | 分类号: | C25B1/04;C25B9/73;C25B15/027;C25B15/023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兴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637 | 代理人: | 危祯 |
地址: | 中国台湾桃***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核 心高 效型氢氧产 生机 | ||
1.多核心高效型氢氧产生机,以电解方式产生氢氧气,其特征在于,包含:
槽体,其内容置电解用的水溶液,并且槽体设置水溶液输出口和氢氧气输入口;
盖体,设置在所述槽体上,并且盖体上设置一氢氧气输出口;
电解装置,独立于槽体之外,电解装置至少设置三组由第一电解单元、第二电解单元及第三电解单元所组成,且各电解单元至少由五片以上的负极电解板、正极电解板,依序交错间格排列所组成的单数电解板组合架构,其中第一电解单元及第三电解单元,各具有一正极电流端和一负极电流端,且相邻的二电解单元,以正极电流端与相对应电解单元的负极电流端形成电性连接,形成一种多核心的电解回路装置;
其中每片电解装置的电解板周边设有多个第一通孔,且板体上设有若干个电解孔;所
述电解板两侧的周边套设绝缘防漏垫圈,用以使电解装置的周围形成密闭状;
在电解装置的前、后两面配合电解板的型体贴靠设置第一散热片及第二散热片,使电
解装置的前、后两面形成密闭状,使电解装置内部成为连通状的电解槽,并且第一散热片及第二散热片在对应第一通孔的位置设置第二通孔,第一散热片及第二散热片的周边内侧呈外凸中空型体,并设置散热鳍片,其中正极电流端和负极电流端接入电源供应器,使相邻每片电解板的电解孔分别形成正极或负极,使通过电解孔的水溶液被电解产生氢气及氧气;
第一散热片或第二散热片设置水溶液导入口、氢氧气导出口,水溶液导入口经第一导
管与槽体设置的水溶液输出口连通,氢氧气导出口经第二导管与槽体设置的氢氧气输入口
连通;
槽体内设置侦测水溶液温度的第一温度传感器,并将讯号传送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
氢氧产生机主机板的开关;第一散热片或第二散热片上设置侦测电解槽内电解液的第二温
度传感器,并将讯号传送至电流控制单元,电流控制单元调整电源供应器的电压大小;
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当侦测到电解槽内电解液温度未超过45°时,电流控制单元令电源供应器升高直流电压至9V,当电解液温度超过45°时,电流控制单元令电源供应器降低直流电压至7 .5-7 .8V。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核心高效型氢氧产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溶液输出口设置在槽体一侧面的下方,氢氧气输入口设置在槽体一侧面的上方,并且槽体上还设置观察水溶液高度的视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核心高效型氢氧产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片或第二散热片设置与电解装置的电解槽连通的释液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核心高效型氢氧产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于氢氧气输出口的前端设置位于槽体内的过滤筒,并且盖体上还设置水溶液注入口以及气体过滤装置,用以将氢氧气输出口送出的气体加以过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核心高效型氢氧产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的上端和下端设置向外翻摺的上凸耳和下凸耳,其中上凸耳与槽体的底部固定连接,下凸耳固定连接固定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树勋,未经朱树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8060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