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多任务模块猝发通信条件下的混合多址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80102.1 | 申请日: | 2020-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715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王鹏;章飚;张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津航计算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J4/00 | 分类号: | H04J4/00;H04J11/00;H04J13/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11011 | 代理人: | 刘二格 |
地址: | 300308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任务 模块 猝发 通信 条件下 混合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多任务模块猝发通信条件下的混合多址方法,所述混合多址方法采用编码管理、时分多址、频分多址和码分多址同时应用于多任务模块猝发通信系统,对区域内各模块的猝发通信任务在时域、频域和码域进行统一的管理,实现同时进行多条次的猝发通信任务。本发明综合采用编码管理技术、时分多址技术、频分多址技术和码分多址技术同时实现的混合多址技术,实现了区域内多任务模块的猝发通信任务的并行执行,提高了任务系统的猝发通信容量、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编队多任务模块通信组网应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多任务模块猝发通信条件下的混合多址方法。
背景技术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多任务模块在同一区域进行通信,协调工作。在使用中可能会出现来自不同任务模块、不同任务子模块同时进行通信协调任务。为了保障不同的任务信息可以同时进行,并且满足更大的通信容量,必须采用多址技术。目前,国内应用的区域内多任务模块通信多采用单一的多址方式,不能满足复杂的使用环境要求,不能实现多任务系统的大容量要求。
发明内容
(一)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多任务模块猝发通信条件下的混合多址方法,既能提高任务的系统容量,又能提高系统工作的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多任务模块猝发通信条件下的混合多址方法,采用编码管理、时分多址、频分多址和码分多址同时应用于多任务模块猝发通信系统,对区域内各模块的猝发通信任务在时域、频域和码域进行统一的管理,实现同时进行多条次的猝发通信任务。
其中,所述编码管理是对多任务模块及子模块进行系统编码,分配任务模块号及子模块号,对区域内的所有任务模块进行统一调度管理。
其中,所述编码管理时,对于子模块号,采用动态管理,完成单次通信任务后的子模块号动态重复使用。
其中,所述时分多址是对区域内执行猝发通信任务的信道复用进行时隙规划。
其中,时隙规划时,多任务模块中设定一个中心节点,其它任务模块为从属节点,由中心节点进行信道划分,以导航系统秒脉冲为时统信息,将信道在时间上进行时隙划分,时隙连续且不相互重叠。
其中,频分多址时,对传输带宽划分子信道,使其每个子信道的带宽满足猝发通信的传输要求,并具有保护间隔。
其中,频分多址时,每个任务子网根据当前子网内的电磁频谱占用情况,动态选择工作频点,实时的对该任务系统子网内的子任务模块进行工作频点装订更新;并且,各任务系统子网间的工作频点使用情况进行信息交互,使其各子网间工作频率的覆盖使用不重叠。
其中,码分多址时,在相同的使用频带内,对不同的猝发通信任务采用码分多址,在相同时隙内,对伪码直扩后的信息进行匹配滤波检测,区别不同的子猝发通信任务。
其中,频分多址中,受限于区域内的电磁频谱使用限制,任务系统使用X波段,选用X波段内200MHz带宽内的8个工作频点,每个工作频点的频带宽度为25MHz。
其中,码分多址中,通过不同扩频伪码序列对区分不同任务模块上的不同子模块,扩频伪码选择基于m序列优选对的1023平衡Gold序列,以周期长为1023的m序列G1和G2作为m序列优选对,包括两个10级反馈移位寄存器;伪码发生器产生3个不同相位的本地伪码:超前码,滞后码和中间码,相对于中间码的伪码相位来说,超前码的伪码相位超前0.55个码片,滞后码的伪码相位延迟0.45个码片。
(三)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津航计算技术研究所,未经天津津航计算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801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撤销用户的外包加解密CP-ABE方法
- 下一篇:旋转飞屏多媒体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