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维地质模型建模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79912.5 | 申请日: | 2020-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834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5 |
发明(设计)人: | 薛志刚;王玮;梁焘;竺维彬;黄威然;孙有恒;常劲戈;陈扬;廖禄燊;罗有柱;盛浩;林奕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轨道交通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17/05 | 分类号: | G06T17/05;G06F16/29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何文聪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越***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维 地质模型 建模 方法 系统 装置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地质模型建模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获取的勘探数据采用第一算法生成地质分层面模型,利用地质分层面模型生成第一三维地质模型模型;将第一三维地质模型模型与建筑信息模型进行合并,得到第二三维地质模型模型。本发明通过在勘探数据的数据量较少的情况下根据获取的勘探数据采用幂函数加权算法生成地质分界面模型,生成的地质分层面模型表面光顺,地层起伏自然,无尖锐棱角,因而由地质分层面模型得到的三维地质模型能够反映真实的地层分层情况,而且地质分层面模型生成速度快。本发明可以广泛应用于三维建模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三维建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三维地质模型建模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三维地质模型能够直观地显示地质构造情形,最大程度地集成多种地质信息资料。传统的由地质分层面模型得到三维地质模型的建模方法,在所用原始数据点少的情况下,生成的地质分层面模型的网格间距较大,分层面起伏处的棱角较为尖锐,导致生成的三维地质模型很难反映真实的地层结构;传统的克里金插值算法根据原始数据点的分布情况进行插值运算以增加数据点密度,进而使得生成的地质分层面模型较为光顺,但针对原始数据点较少的情况,可能无法使用克里金插值算法或者使用克里金算法生成的地质分层面模型的精确度下降,例如部分原始数据点上并未落在地质分层面模型上,这将直接导致生成的三维地质模型与实际地质情况相差甚远。此外,传统的克里金插值算法使得参与生成地质分层面模型的数据点密度变大,因而生成地质分层面模型的速度较慢。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维地质模型建模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本发明一方面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三维地质模型建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获取的勘探数据采用第一算法生成地质分层面模型,所述第一算法包括幂函数加权算法和泛克克里金算法中的任意一种,其中,所述幂函数加权算法包括权值和幂平均阶数,所述幂函数加权算法根据获取的勘探数据利用权值和幂平均阶数得到第一插值数据;
利用地质分层面模型生成第一三维地质模型;
将第一三维地质模型与建筑信息模型进行合并,得到第二三维地质模型。
本发明另一方面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三维地质模型建模系统,包括:
地质分层面建模单元,用于根据获取的勘探数据采用第一算法生成地质分层面模型,所述第一算法包括幂函数加权算法和泛克克里金算法中的任意一种,其中,所述幂函数加权算法包括权值和幂平均阶数,所述幂函数加权算法根据获取的勘探数据利用权值和幂平均阶数得到第一插值数据;
模型生成单元,用于利用地质分层面模型生成第一三维地质模型;
模型合并单元,用于将第一三维地质模型与建筑信息模型进行合并,得到第二三维地质模型。
本发明另一方面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三维地质模型建模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
至少一个存储器,用于存储至少一个程序;
当所述至少一个程序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实现所述的一种三维地质模型建模的方法。
本发明另一方面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存储介质,其中存储有可执行的指令,所述处理器可执行的指令在由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所述的一种三维地质模型建模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轨道交通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轨道交通建设监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7991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