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包壳体的耐高温阻燃材料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78675.0 | 申请日: | 2020-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340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毛永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工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83/04 | 分类号: | C08L83/04;C08L69/00;C08L23/16;C08K13/06;C08K9/04;C08K7/08;C08K3/30;C08K5/098;C08K3/38;C08K3/32;C08K3/36;C08K3/34;C08K3/22;C08K3/08 |
代理公司: | 广州凯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59 | 代理人: | 梁灵周 |
地址: | 545616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新能源 汽车 电池 壳体 耐高温 阻燃 材料 | ||
1.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包壳体的耐高温阻燃材料,其特征在于:其各组成成分按照以下重量份组成:硅橡胶200重量份、聚碳酸酯155重量份、三元乙丙橡胶80重量份、复合相容剂15-25重量份、三甲基氢喹唑12-20重量份、十六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9-15重量份、硫酸钡4-8重量份、三乙醇胺硼酸酯12-16重量份、硬脂酸锌1-5重量份、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3-9重量份、硼化钨粉末4-10重量份、磷酸二氢铝3-9重量份、纳米二氧化硅1-5重量份、纳米碳化硅粉末8-12重量份、四苯基双酚-A-二磷酸酯6-10重量份、纳米三氧化二锑4-10重量份、钢3-7重量份、复合纤维8-12重量份、锰1-5重量份;
所述复合纤维的制备方法为:将铁酸镍纤维、2-甲基-1,3-丙二醇和发泡剂置于环氧树脂乳液中,在70-90℃下加热反应40-60min,得到改性铁酸镍纤维,将改性铁酸镍纤维经过超声洗涤、干燥,然后在240-300℃下高温处理5-25min,得到复合纤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包壳体的耐高温阻燃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纤维的制备方法为:将10重量份铁酸镍纤维、3重量份2-甲基-1,3-丙二醇和1重量份发泡剂置于6重量份环氧树脂乳液中,在80℃下加热反应50min,得到改性铁酸镍纤维,将改性铁酸镍纤维经过超声洗涤、干燥,然后在270℃下高温处理15min,得到复合纤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包壳体的耐高温阻燃材料,其特征在于:其各组成成分按照以下重量份组成:硅橡胶200重量份、聚碳酸酯155重量份、三元乙丙橡胶80重量份、复合相容剂15重量份、三甲基氢喹唑12重量份、十六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9重量份、硫酸钡4重量份、三乙醇胺硼酸酯12重量份、硬脂酸锌1重量份、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3重量份、硼化钨粉末4重量份、磷酸二氢铝3重量份、纳米二氧化硅1重量份、纳米碳化硅粉末8重量份、四苯基双酚-A-二磷酸酯6重量份、纳米三氧化二锑4重量份、钢3重量份、复合纤维8重量份、锰1重量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包壳体的耐高温阻燃材料,其特征在于:其各组成成分按照以下重量份组成:硅橡胶200重量份、聚碳酸酯155重量份、三元乙丙橡胶80重量份、复合相容剂20重量份、三甲基氢喹唑16重量份、十六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12重量份、硫酸钡6重量份、三乙醇胺硼酸酯14重量份、硬脂酸锌3重量份、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3-9重量份、硼化钨粉末7重量份、磷酸二氢铝6重量份、纳米二氧化硅3重量份、纳米碳化硅粉末10重量份、四苯基双酚-A-二磷酸酯8重量份、纳米三氧化二锑7重量份、钢5重量份、复合纤维10重量份、锰3重量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包壳体的耐高温阻燃材料,其特征在于:其各组成成分按照以下重量份组成:硅橡胶200重量份、聚碳酸酯155重量份、三元乙丙橡胶80重量份、复合相容剂25重量份、三甲基氢喹唑20重量份、十六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15重量份、硫酸钡8重量份、三乙醇胺硼酸酯16重量份、硬脂酸锌5重量份、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9重量份、硼化钨粉末10重量份、磷酸二氢铝9重量份、纳米二氧化硅5重量份、纳米碳化硅粉末12重量份、四苯基双酚-A-二磷酸酯10重量份、纳米三氧化二锑10重量份、钢7重量份、复合纤维12重量份、锰5重量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包壳体的耐高温阻燃材料,其特征在于:该耐高温阻燃材料还包括填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包壳体的耐高温阻燃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为高岭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包壳体的耐高温阻燃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占该耐高温阻燃材料的质量比为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工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柳州工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7867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管道爆裂阀门
- 下一篇:过渡族金属难熔化合物陶瓷复合涂层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