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墙体收纳式家居折叠床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78578.1 | 申请日: | 2020-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275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张玉荣;周橙旻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47C17/40 | 分类号: | A47C17/40;A47C17/52;A47C17/86;A47C1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尹均利 |
地址: | 210018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墙体 收纳 家居 折叠床 | ||
1.墙体收纳式家居折叠床,包括墙体(1)和床体(2),墙体(1)外壁开设有床槽(3),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2)后端设置在床槽(3)腔内,床体(2)后端两侧分别活动安装有第一固定杆(4),两个第一固定杆(4)顶端分别套接有轴承A(5),两个轴承A(5)的外壁固定安装在床体(2)前端两侧内壁中,两个第一固定杆(4)的另一端分别固定安装在床槽(3)腔内两侧,床体(2)前端两侧设置有固定装置(6),固定装置(6)由第二固定杆(601)、减振柱(602)和第一稳固板(603)组成,第二固定杆(601)是一个外壁中部开设有圆槽的圆柱体杆,第二固定杆(601)和减振柱(602)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第二固定杆(601)分别固定安装在床体(2)前端两侧,且两个第二固定杆(601)与两个第一固定杆(4)前后对称,两个减振柱(602)的顶端分别开设有通孔,两个减振柱(602)顶端的通孔分别套接在两侧第二固定杆(601)外壁中部的圆槽内,两个减振柱(602)的底端分别设置在第一稳固板(603)的顶部两侧;
所述床体(2)左右两侧设置有脚踏装置(10),脚踏装置(10)由脚踏板(1001)、支撑板(1002)和第二稳固板(1003)组成,床体(2)左右两侧外壁均开设有踏板仓(11),脚踏板(1001)一侧活动安装在在踏板仓(11)内,支撑板(1002)的顶端活动安装在脚踏板(1001)的底部,第二稳固板(1003)是一个矩形橡胶软板,第二稳固板(1003)固定连接在支撑板(1002)的底部且位于中心位置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体收纳式家居折叠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槽(3)内壁开设有储物仓(301),床体(2)背面开设有储物间(201),储物间(201)两侧分别通过铰链安装有柜门(20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体收纳式家居折叠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稳固板(603)顶部两侧分别开设有活动仓(7),减振柱(602)的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凸块(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墙体收纳式家居折叠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8)卡合在活动仓(7)腔内,凸块(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减振弹簧(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体收纳式家居折叠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仓(11)底部前后方向上设置有第三固定杆(12),第三固定杆(12)前后两端分别套接有轴承B(1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墙体收纳式家居折叠床,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轴承B(13)的外壁分别固定安装在踏板仓(11)前后两端的内壁底部,第三固定杆(12)贯穿脚踏板(1001)一侧内壁且安装在踏板仓(11)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体收纳式家居折叠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板(1001)的底部开设有矩形槽(14),矩形槽(14)内前后方向上固定安装有第四固定杆(1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墙体收纳式家居折叠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固定杆(15)纵向贯穿支撑板(1002)顶部且位于矩形槽(14)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体收纳式家居折叠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002)的尺寸大小跟脚踏板(1001)的尺寸大小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业大学,未经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7857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