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药物合成的玻璃器皿清洗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77389.2 | 申请日: | 2020-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663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邹鹏程;刘丽丽;宋伟;雷桃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市中心医院 |
主分类号: | B08B9/22 | 分类号: | B08B9/22;B08B9/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96 | 代理人: | 王程远 |
地址: | 26603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药物 合成 玻璃器皿 清洗 工艺 | ||
用于药物合成的玻璃器皿清洗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将待清洗试管放入试管清洗装置的清洗筒中夹持固定;(B)碱液灌入机构依次向各清洗筒内通入碱液,直至全部清洗筒中通入碱液后,碱液浸泡试管20~40分钟;(C)试管刷控制机构控制试管刷依次清洗各清洗筒内的试管,直至全部清洗筒进行碱液清洗;(D)从清洗筒中取出试管。本发明提供的玻璃器皿清洗工艺不仅能够利用清洗筒在清洗过程中对器皿进行更好的保护,显著降低试管损坏的风险,而且引入了碱液浸泡步骤,能够降低清洗难度,在提高清洗效果的基础上,也增强了对试管的保护作用,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研发设备领域,具体涉及用于药物合成的玻璃器皿清洗工艺。
背景技术
在药物合成研发过程中需要用到大量的试管、烧杯、容量瓶等实验室器皿。这部分器皿在实验过程中会接触、粘附烃类、酮类、芳香杂环类等有机物,不易除去。
为了清洗有机物,实验室中通常会配置盛放有碱液的碱缸。碱液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钠和乙醇,其不仅具有强碱性,而且能够溶解脂肪等粘性物质。在清洗时,首先将玻璃器皿放入碱缸中浸泡一段时间,之后将玻璃器皿取出并移至水槽中冲洗掉碱液即可一并除去玻璃器皿上粘附的有机物,十分方便。
但是,传统利用人工清洗的方式不仅增大了研究员的工作负荷,而且操作规程通常不规范。不规范的操作规程容易产生诸多问题。例如当玻璃器皿在碱缸中浸泡时间过长,会导致玻璃器皿的腐蚀,尤其是烧瓶的磨口处;浸泡时间过短则不易清洗干净,导致之后的实验与理论出现较大差异。
为此,现有技术中设计了多种自动清洗装置以实现玻璃器皿的自动清洗。专利CN1100767160A公开了一种试管自动清洗机,其通过控制器实时地控制试管输送装置、清洗液供给装置以及清洗装置工作,对试管进行清洗,代替了传统的人工清洗,清洗效果好,清洗效率高,有效地节省了清洗的时间。
但是,这类自动清洗装置不包括器皿浸泡单元,也即试管需要在碱缸中浸泡完成后方能使用这类清洗装置,在转移过程中存在试管损坏的风险;同时,试管刷仅清洗试管的内部对试管的外部无法有效地清洗;不仅如此,在传输、清洗的过程中,试管缺乏有效的保护结构,容易出现损坏。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有必要针对药物合成实验中所采用试管重新设计清洗工艺。
发明内容
现有技术中公开的试管清洗装置和工艺,在清洗之前并未考虑采用碱液对试管进行浸泡后再进行清洗,对药物合成实验中所使用的试管的清洗效果不理想。同时,试管刷仅能够清洗试管的内部,无法有效清洗试管的外部,并且在转移、清洗试管的过程中,试管容易损坏。综上,传统的试管自动清洗装置的清洗效果不理想且试管存在损坏的风险。
为此,本发明针对药物合成用的试管内外粘附有机物的问题,设计了一种用于药物合成的试管清洗装置,同时基于该装置设计了一套更加合理的清洗工艺,不仅能够依次、连续、成批次地清洗大量试管,而且在清洗过程中能够对试管形成更好的保护和更全面的清理,清洗效果更佳。
具体地,本发明的主要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用于药物合成的玻璃器皿清洗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将待清洗试管放入试管清洗装置的清洗筒中夹持固定;
(B)碱液灌入机构依次向各清洗筒内通入碱液,直至全部清洗筒中通入碱液后,碱液浸泡试管20~40分钟;
(C)试管刷控制机构控制试管刷依次清洗各清洗筒内的试管,直至全部清洗筒进行碱液清洗;
(D)从清洗筒中取出试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市中心医院,未经青岛市中心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7738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银耳杏鲍菇复合香肠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三角梅小盆栽的培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