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释放远红外线和负离子的布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75421.3 | 申请日: | 2020-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674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杨海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立东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9/00 | 分类号: | B32B9/00;B32B9/04;B32B21/02;B32B21/12;B32B27/02;B32B27/38;B32B27/14;B32B27/34;B32B33/00;D01F8/16;D01F8/02;D01F8/18;D01F8/04;D01F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易捷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13 | 代理人: | 黄骏鹏 |
地址: | 350119 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释放 红外线 负离子 布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健布料,具体涉及一种可释放远红外线和负离子的布料及其制备方法。布料包括由外到内依次设置的保护层、主体层和颗粒层;主体层主要由以下组分制备而成:环氧树脂、明胶、杨木浆、壳聚糖、聚丙酰胺、竹炭纤维浆和羟基化线形大分子引发剂;保护层中组分:单晶硅粉末和大漆;颗粒层由竹炭纤维颗粒组成。制备方法:将所主体物料液经过静电纺丝机得到的丝线编织成主体层,并在所述颗粒层上下面分别固定有主体层,在主体层的外表面上均匀涂抹保护层液,得到布料。本发明通过不同程度和不同层面释放负离子和发射远红外线的颗粒层、主体层和保护层的设置,提高布料整体的释放负离子和长久发射远红外线的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健布料,具体涉及一种可释放远红外线和负离子的布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红外线的波长范围很宽,人们将不同波长范围的红外线分为近红外、中红外和远红外区域,相对应波长的电磁波称为近红外线、中红外线及远红外线。红外线是一种光波,它的波长比无线电波短,比可见光长。肉眼看不到红外线,任何物体都发射着红外线。热物体的红外线辐射比冷物体强。
现有的远红外功能性布料,大都通过在产品中添加远红外材料来使产品具有发射远红外线的功能。但是这些产品的远红外线发射量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快速的降低,且发射率低。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持续释放远红外线和释放负离子的布料;
相应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可持续释放远红外线和释放负离子的布料的制备方法。
(二)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可释放远红外线和负离子的布料,布料包括由外到内依次设置的保护层、主体层和颗粒层;
主体层主要由以下组分按以下重量份制备而成:环氧树脂2~5份、明胶2~5份、杨木浆10~20份、壳聚糖6~10份、聚丙酰胺1~3份、竹炭纤维浆5~10份和羟基化线形大分子引发剂0.6~1份;
保护层中包含有主要由以下组分按以下重量份制备而成:单晶硅粉末0.2~0.6份和大漆5~10份;
颗粒层由多个半径为1~2mm的竹炭纤维颗粒组成。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方案中可释放远红外线和负离子的布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原料液制备
S11主体物料液的制备
将环氧树脂、明胶、杨木浆、纤维素、壳聚糖、聚丙酰胺、竹炭纤维浆和羟基化线形大分子引发剂混合均匀后,在40~50℃下反应2~5小时后得到主体物料液;
S12保护层液的准备
将单晶硅粉末和大漆分别加热到40~60℃之后搅拌混合均匀得到保护层液;
S2静电纺丝:将所得到的主体物料液经过静电纺丝机得到丝线;
S3纺织成品:将所得到的丝线编织成主体层,并在颗粒层上下面分别固定有主体层,并在主体层的外表面上均匀涂抹保护层液,并干燥后得到的布料。
进一步的,还包括步骤S4,将步骤S3中的布料经过置于单晶硅发射的远红外线中密闭连续处理2小时以上。
进一步的,步骤S4中,每平方米的布料需要25~35个半径为10cm的单晶硅颗粒在40~60℃下发射的远红外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立东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立东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7542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