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面向智慧供应链的工业互联架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74207.6 | 申请日: | 2020-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047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黄东;陈震宇;杨涌;刘竟成;秦小林;杨峥;龙华;刘期烈;黄海松;于万钦;唐飞;章建方;韩树文;王平;林小光;王小明;吕健;刘苡村;唐奎;刘贲;王紫阳;冯涛;张伟;王万涛;谭钧译;黄浩俭;陶汉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东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H04L2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42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面向 智慧 供应 工业 架构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面向智慧供应链的工业互联架构,通过构建物理资源层,逻辑资源层和虚拟视图层,解决供应链效能低下难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网络领域,特别是涉及排队论。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高新科技不断地飞跃式发展,通讯技术领域的新月异,以智能制造为主流的工业互联得到了极其快速的发展,当前,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迅速,新型网络技术已在工业场景中探索运用,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正在快速建立。“我国工业互联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在技术、产品等方面,已取得积极进展。同时工业互联网已在能源领域广泛应用,可实现产业领域细分行业的价值挖掘和提升,为构建智慧生产体系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当前工业发展面临诸多挑战,比如连接成本高、信息孤岛多、网络不够安全、生产不可视和智能化水平低。工业数据将作为新的生产要素,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工业数据的采集、收集,然后运用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等实现人机的可视化,提供服务,优化制造资源的配置效率。“工业互联网的目标有三个,包括提升质量、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
因此,有必要建立面向智慧供应链的工业互联架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构建物理资源层,逻辑资源层和虚拟视图层,解决供应链效能低下难题。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
A、建立面向智慧供应链的工业互联架构;
B、建立面向业务承载与适配协同模型。
所述步骤A中,具体为:A.将面向智慧供应链的工业互联架构分为3层,包括物理资源层,逻辑资源层和虚拟视图层,物理资源层指各种物理设备资源,包括计算单元、存储单元、协作单元、传输单元、传感单元和管理单元;逻辑资源层是物理资源层的各种设备的能力抽象和数据,包括网络/节点吞吐量、网络带宽、业务支撑类型、供应链信息数据库、数据处理与存储能力、信息获取与重构、拓扑演化与路由规划联动能力、网络服务质量与供应链业务服务质量联合效能评估;虚拟视图层基于逻辑资源层提供面向用户的视图数据;拓扑演化指基于时间或应用驱动的网络拓扑结构的变化状态与趋势,如图1所示,对于供应链业务服务质量QSS,其相关测量要素包括业务支撑、可操作性、接入管控能力、连续性、完整性、安全性和即时性;具体为:
业务支撑:对供应链相关业务的支撑能力,如业务归属、业务检索和业务分离与重组,可通过平均业务提供时间、计费误差和业务相似性测量来度量;
可操作性:用户使用业务的易用性,及业务与用户的匹配率,通过连接错误、呼叫丢弃进行度量;
接入管控能力:具有优先级的用户根据需求使用业务的能力,通过平均接入时间、接入时延和接入成功率度量;
连续性:连续性包括业务保持、连接保持、建立连接保持、提前终止和终止失败、任务成功完成概率;
完整性:用户完整的使用业务而没有意外的停止,度量参数为业务中断率,中断时间和中断时间间隔;
安全性:避免非法监测、恶意篡改、误操作,通过非法监测次数、恶意篡改次数、误操作次数来度量;
即时性:业务实际到达与以服务为目标的期望到达间的时间间隔。
所述步骤A中,生产信息数据库包括:生产作业计划管理子系统、产品BOM 管理子系统、采购管理子系统、生产信息查询子系统、在制品管理子系统、库存管理子系统,各子系统间工作流程如图2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东,未经黄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742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