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氟化氧化石墨烯/二氧化钛纳米润滑添加剂、制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73204.0 | 申请日: | 2020-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636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赵文杰;次晓晶;吴杨敏;高秀磊;方治文;王立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0M125/18 | 分类号: | C10M125/18;C10M125/10;C10M169/04;C10N30/06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 代理人: | 王茹;王锋 |
地址: | 31520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氟化 氧化 石墨 纳米 润滑 添加剂 制法 应用 | ||
1.氟化氧化石墨烯/二氧化钛纳米润滑添加剂于金属基材表面减摩抗磨领域中的用途,所述氟化氧化石墨烯/二氧化钛纳米润滑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包括:
使氟化氧化石墨烯、酸性物质、水/乙醇溶液均匀混合,形成混合溶液,将钛源缓慢滴加至所述混合溶液中,并于25~60℃陈化1~4 h,之后加入乙醇,获得均匀混合反应体系,所述氟化氧化石墨烯与酸性物质的质量体积比为0.1 g~0.5 g:1ml~5 ml,所述酸性物质与水/乙醇溶液的体积比为1~5:30~60,所述氟化氧化石墨烯是直接氟化得到的有含氧官能团和氟原子的石墨烯,所述氟化氧化石墨烯的片径尺寸为500 nm~1μm,片层厚度为2.25 nm~3.34 nm,所述氟化氧化石墨烯是F/C为0.17~0.63的氧化石墨烯;所述氟化氧化石墨烯片层上包含的含氧官能团为羟基、羧基、醛基和酯基,所述酸性物质与钛源的体积比为1:5~1:7;
使所述均匀混合反应体系于160~190 ℃进行水热反应20~30 h,得到氟化氧化石墨烯负载二氧化钛纳米颗粒复合材料,即氟化氧化石墨烯/二氧化钛纳米润滑添加剂;
所述氟化氧化石墨烯/二氧化钛纳米润滑添加剂为氟化氧化石墨烯负载二氧化钛纳米颗粒复合材料,其包括氟化氧化石墨烯,以及负载于所述氟化氧化石墨烯表面的二氧化钛纳米颗粒,所述氟化氧化石墨烯负载二氧化钛纳米颗粒复合材料的径向尺寸为400 nm~900nm,所述二氧化钛纳米颗粒的粒径为5~10 nm,所述氟化氧化石墨烯与二氧化钛纳米颗粒的质量比为1.7:8.3~2.5:7.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包括:将氟化氧化石墨烯、酸性物质加入所述水/乙醇溶液中,并于25~60 ℃搅拌15~40 min,形成所述混合溶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乙醇溶液中水与乙醇的体积比为1:5~1:9。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性物质选自冰醋酸和/或硫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钛源选自硫酸钛、钛酸四丁酯、异丙醇钛、氯化钛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在所述水热反应结束后,经离心处理获得混合物,再洗涤和干燥,获得氟化氧化石墨烯负载二氧化钛纳米颗粒复合材料。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处理的功率为5000~10000 转/分,时间为3~10 min。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洗涤采用的洗涤剂为乙醇,洗涤次数为2~4次。
9.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的温度为50~80 ℃,时间为6~24 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7320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压橡皮电缆绝缘半导电屏蔽料
- 下一篇:一种可调节式的石油钻采机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