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中水回用体系的阻垢缓蚀剂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73003.0 | 申请日: | 2020-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775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发明(设计)人: | 郭万齐;高枫;张宝军;郝雨光;宋强;赵延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唐绥化热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5/08 | 分类号: | C02F5/08;C02F5/10;C02F5/12;C02F5/14;C02F10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南长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74 | 代理人: | 马龙 |
地址: | 152000 ***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中水 体系 阻垢缓蚀剂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中水回用体系的阻垢缓蚀剂,包括改性共聚物阻垢剂、分散剂以及缓蚀剂,且所述改性共聚物阻垢剂、分散剂以及缓蚀剂的重量分数比为5:1.5:2,所述改性共聚物阻垢剂用于防止中水中无机盐离子沉积在管道内壁,所述分散剂用于防止中水中颗粒的沉积以及管壁附着,所述缓蚀剂用于降低中水对管道内壁的腐蚀,本发明设计合理,壳聚糖改性聚天冬氨酸中的氨基、羧基吸附,辅以羧基的吸附,形成缓蚀膜,同时壳聚糖改性聚天冬氨酸通过空间位阻作用下抑制水及溶解氧向金属表面扩散,从而起到缓蚀的作用,配合分散剂以及缓蚀剂,具有良好的足够缓蚀效果,保证中水的稳定输送,同时也延长了中水输送管道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阻垢缓蚀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中水回用体系的阻垢缓蚀剂。
背景技术
中水,也称再生水。再生水是指废水或雨水经适当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指标,满足某种使用要求,可以进行有益使用的水。和海水淡化、跨流域调水相比,再生水具有明显的优势。从经济的角度看,再生水的成本最低,从环保的角度看,污水再生利用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实现水生态的良性循环。在中水回用体系中常常采用阻垢缓蚀剂来保证中水输送管道的畅通以及防腐蚀操作。但是现有的适用于中水回用体系的阻垢缓蚀剂在使用过程中,中水输送管道内壁上仍吸附沉积有大量的水垢,影响中水的正常输送,同时也大大降低了中水输送管道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适用于中水回用体系的阻垢缓蚀剂,具有较强的阻垢缓蚀效果,降低水垢的吸附以及管道的腐蚀,保证中水的顺利输送以及延长中水输送管道的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适用于中水回用体系的阻垢缓蚀剂,包括改性共聚物阻垢剂、分散剂以及缓蚀剂,且所述改性共聚物阻垢剂、分散剂以及缓蚀剂的重量分数比为5:1.5:2,所述改性共聚物阻垢剂用于防止中水中无机盐离子沉积在管道内壁,所述分散剂用于防止中水中颗粒的沉积以及管壁附着,所述缓蚀剂用于降低中水对管道内壁的腐蚀。
优选地,上述适用于中水回用体系的阻垢缓蚀剂中,所述改性共聚物阻垢剂为壳聚糖改性聚天冬氨酸。
优选地,上述适用于中水回用体系的阻垢缓蚀剂中,所述壳聚糖改性聚天冬氨酸。
优选地,上述适用于中水回用体系的阻垢缓蚀剂中,所述阻垢缓蚀剂还包括硫酸氢钠,且所述硫酸氢钠的重量分数百分比为15%。
优选地,上述适用于中水回用体系的阻垢缓蚀剂中,所述分散剂为丙烯酸-丙烯酸酯-磺酸盐三元共聚物。
优选地,上述适用于中水回用体系的阻垢缓蚀剂中,所述缓蚀剂为羟基乙叉二膦酸。
优选地,上述适用于中水回用体系的阻垢缓蚀剂中,所述阻垢缓蚀剂在pH为8~9的环境下使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设计合理,壳聚糖改性聚天冬氨酸中的氨基、羧基吸附,辅以羧基的吸附,形成缓蚀膜,同时壳聚糖改性聚天冬氨酸通过空间位阻作用下抑制水及溶解氧向金属表面扩散,从而起到缓蚀的作用,配合分散剂以及缓蚀剂,具有良好的足够缓蚀效果,保证中水的稳定输送,同时也延长了中水输送管道的使用寿命。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缓蚀效果与pH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唐绥化热电有限公司,未经大唐绥化热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730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