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反刍动物瘤胃酸中毒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72232.0 | 申请日: | 2020-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461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发明(设计)人: | 訾云飞;訾占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鄂尔多斯市农牧业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 | 分类号: | A61K36/899;A61P39/02;A61P1/10;A61P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智保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32 | 代理人: | 周新楣 |
地址: | 017000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康***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反刍动物 瘤胃 酸中毒 药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反刍动物瘤胃酸中毒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包括玉米芽面粉。本发明制备的玉米芽面粉可以应用在治疗反刍动物瘤胃酸中毒药物中,应用在偏远农牧区,可以就地取材,方便给药,制备工艺简单易行,操作简单,无毒副作用,见效快,治愈率高且成本低廉。省钱省事,既治病,又可减轻农牧民负担,还可减少抗生素的使用及药物残留,为绿色农畜产品生产打下坚实基础;本发明的药物通过玉米芽面粉与葵花籽油协同作用,对于治疗反刍动物瘤胃酸中毒具有更好的效果,见效快,治愈率高,通过两者共同促进动物胃肠道内菌群的活性,平衡微生态环境,调节胃肠功能,达到1+1>2的治疗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反刍动物瘤胃酸中毒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牛羊存栏数的不断增加和禁牧休牧措施的大力推行,再加上目前牛羊饲料的结构组成中普遍存在精饲料含量过多,精粗饲料比例不当的问题,结果导致一些营养性疾病尤其是瘤胃酸中毒现象普遍发生。
瘤胃酸中毒是由于长期过多饲喂谷类或多糖类饲料后,导致瘤胃发酵异常产生大量的乳酸和有机酸,临床上是以酸中毒和瘤胃内某些微生物群活性降低为特征的瘤胃消化机能紊乱性疾病。根据瘤胃液pH值变化范围,瘤胃酸中毒又分为急性酸中毒和亚急性酸中毒。瘤胃酸中毒对动物的畜体健康及生产性能危害极大,同时也影响体内相关代谢和动物对养分的正常转化及利用,进而影响生殖、免疫、生长、泌乳等功能。
在我国,虽然关于瘤胃酸中毒的文献报道为数很多,但该病却仍普遍存在,并且其发病率在我国呈逐年上升态势,对畜牧生产带来巨大损失。因此积极预防和治疗瘤胃酸中毒,对促进我国牛羊产业健康、高效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实用价值。
诱发瘤胃酸中毒的主要原因:(1)饲养管理不当,饲草料单一:养殖户饲草料缺乏,给料不当。长期以玉米秸秆或青贮玉米饲草为主,并辅以单纯玉米籽作为精饲料进行饲喂,造成营养不均衡。据调查,所有患病牛羊均有过食精料史,采食量每日每头只羊超过500g,牛超过1000g玉米颗粒;(2)运动不足:因圈养舍饲条件有限,牛羊运动量不足,造成新陈代谢减缓,也是造成该病发生的原因之一。据调查该病多发于圈养舍饲的牛羊,放牧为主的发病较少。
瘤胃酸中毒的临床症状:(1)普通型:患病牛羊精神沉郁,目光呆滞,不愿走动,步态不稳。眼结膜苍白,眼窝下陷,呈现严重脱水症状。食欲减退或废绝,反刍停止,磨牙虚嚼,流涎,粪便稀软,粪色淡而恶臭。体温正常或偏低,随着病程的延长,患病畜渐进性消瘦,直至死亡;(2)神经型:患畜呈现明显的神经症状,兴奋不安头抵障碍物不动,有的角弓反张,眼结膜充血,两眼凝视,视觉障碍或消失,反应迟钝,共济失调,运动强拘,体温多数在38.5℃,随着病情的发展,出现意识不清乃至昏迷而死亡。
牛羊瘤胃酸中毒的病理解剖的特征性变化是瘤胃粘膜大面积脱落,瘤胃壁变薄,个别胆囊肿胀,膀胱少尿或无尿,瘤胃液pH为5.5以下。
当前兽医界对反刍动物瘤胃酸中毒治疗主要采用常规中西医结合的方案实施治疗,如使用兽用平胃散灌服,加西药疗法,效果也不错。但费用高,用时长,在缺医少药的广大农村牧区和偏远地方不太符合实际。
鉴于以上原因,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反刍动物瘤胃酸中毒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药物不仅对反刍动物瘤胃酸中毒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而且对母猪产前产后便秘及育肥猪的便秘有很好的疗效,极大地减少了抗生素的使用及药物残留。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提供了一种治疗反刍动物瘤胃酸中毒的药物,包括玉米芽面粉。
进一步的,还包括植物油,优选的,所述的植物油为葵花籽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鄂尔多斯市农牧业科学研究院,未经鄂尔多斯市农牧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722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