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加热组件及冰箱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72077.2 | 申请日: | 2020-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838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陆海东;邵啟鹏;曾清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合肥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5/30 | 分类号: | A23L5/30;A23L7/10;A23L33/00;F25D11/00;F25D23/10;F25D23/02;F25D2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刘聪;宁兵兵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热 组件 冰箱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热组件,并公开了具有加热组件的冰箱,其中加热组件包括安装箱;内胆,设置于所述安装箱内;支架,设置于所述内胆中;米桶,安装在所述支架上,两端均设有通风孔;发热体,设置在所述米桶的外侧,用于加热所述米桶。通过发热体加热米桶,提供大米糊化的温度条件,再通过保温一段时间,确保大米脱水老化。从而确保大米糊化‑老化过程顺利进行,使大米中的淀粉转化为人体不易吸收的抗性淀粉,达到减少可消化淀粉的摄入的目的。将加热组件应用在冰箱还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发热体停止工作后,利用冰箱冷藏温度条件,使其长时间保持以便老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冰箱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加热组件及具有该加热组件的冰箱。
背景技术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慢性代谢性疾病已经悄然影响人们的生活,如糖尿病、肥胖症、高脂血症、高血压等,这类疾病与居民的饮食习惯密切相关。我国60%以上的人口以大米为主食,而米饭中含有80%左右的淀粉,其中可消化吸收淀粉占95%以上,进食米饭后不利于食用者血糖的稳定及对其体重的控制。
通过一些特殊的工艺,如加热、保温等工艺步骤,可以使大米所含的淀粉发生改变,即让大米经过糊化、然后再老化,可以使大米中的淀粉转化为人体不易吸收的抗性淀粉,达到减少可消化淀粉的摄入的目的。目前缺乏用于实现上述工艺的专用的设备,导致减少可消化淀粉的效果不够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加热组件,增加大米中抗性淀粉的含量。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加热组件的冰箱。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加热组件,应用于冰箱内,包括:安装箱;内胆,设置于所述安装箱内;支架,设置于所述内胆中;米桶,安装在所述支架上,两端均设有通风孔;发热体,设置在所述米桶的外侧,用于加热所述米桶。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加热组件,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发热体加热米桶,提供大米糊化的温度条件,再通过保温一段时间,确保大米脱水老化。从而确保大米糊化-老化过程顺利进行,使大米中的淀粉转化为人体不易吸收的抗性淀粉,达到减少可消化淀粉的摄入的目的。将加热组件应用在冰箱还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发热体停止工作后,利用冰箱冷藏温度条件,使其长时间保持以便老化。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米桶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支架上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带动所述米桶转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风机,所述风机安装在所述支架上且位于所述米桶的一侧,用于给所述通风孔送风。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安装箱与所述内胆之间设置有保温材料。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米桶设置有滤网,所述滤网覆盖所述通风孔。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通风孔至少有两个并且沿所述米桶的轴线周向布置,所述滤网包括与所述通风孔一一对应的过滤单元,每个所述过滤单元覆盖一个所述通风孔。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米桶上设有安装槽,所述滤网镶嵌在所述安装槽内。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米桶包括两端开口的桶体以及盖合在所述桶体上的桶盖。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架上设有与所述米桶连接的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固定座、顶杆和复位弹簧,所述固定座设有活动腔,所述顶杆可伸缩地设置在所述活动腔中,所述复位弹簧设置在所述活动腔中,并且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活动腔和所述顶杆连接,所述米桶上设有与所述顶杆配合的安装孔。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顶杆上设有限制所述顶杆行程的限位挡环,所述限位挡环与所述固定座抵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米桶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支架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合肥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合肥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720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