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阻高容电解质材料的制造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0171357.1 申请日: 2020-03-12
公开(公告)号: CN111355043B 公开(公告)日: 2021-08-24
发明(设计)人: 全宇辰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捷安通达科贸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H01R4/66 分类号: H01R4/66;H01R43/16
代理公司: 北京市商泰律师事务所 11255 代理人: 黄晓军
地址: 102300 北京市门头沟区石***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低阻高容 电解质 材料 制造 方法
【说明书】:

发明提供了一种低阻高容电解质材料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包括:在反应器中加入丙烯酸后,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和,成为中和溶液,将淀粉加水搅拌后成糊状的粘稠液体,冷却室温后得淀粉溶液;将中和溶液与淀粉溶液在容器中均匀搅拌后,加入聚丙烯酰胺、亚硝酸钠、三乙醇胺、甲叉双丙烯酰胺、亚硫酸氢钠、四甲基乙撑二胺、淀粉、聚氨酯、磷酸五钾、焦磷酸四钾和乙炔二羧酸钾盐,活化剂采用小苏打,聚合剂采用氨水,实现聚合反应,聚合反应的催化剂选用二硫酸铵、过硫酸钾;聚合反应完成后,加入二氯化锰、三氯化铁、碳酸锂、聚噻吩、聚吡咯、钴酸锂、镍酸锂和锰酸锂材料,搅拌1小时后,得到胶体,将胶体从容器中取出,得到胶体成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雷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阻高容电解质材料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代战争中,固定式指挥系统、通信系统、武器装备及医疗后勤补给系统,地理位置固定抗毁性极差,难以适应高技术条件下的战争生存需求。包括:机动式小区域野外作战阵地、机动式野战指挥所、机动式野战医院、机动式野战后勤保障仓库、机动式野战通讯车(野战雷达车、野战监听监测车、通信指挥车)及机动式小区域作战阵地(雷达站、观通站、指挥中心机房)等一体化综合信息系统,都必须具备随时转移和机动部署功能。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临时开设的作战需求不同,系统除防御敌方“软杀伤”与“硬摧毁”的打击下,还要应对自然界恶劣环境及气候的考验。特别是雷电破坏尤为重要,良好的接地装置是雷电防护成功的最基本的保障。一次闪电意味着单次、多次雷电流的冲击,如果雷电流不能顺利地入地释放,则可以造成电子系统线路及设备的严重破坏。这对于信息化设备而言是毁灭性的损伤。接地装置不好、接地电阻过大则可以因雷电及其他过电压行为造成设备损坏及人身安全事故。许多军用电子设备、信息设备、短波超短波设备、雷达系统设备、通信设备、武器装备等其设备本身需要良好的工作接地、高频信号接地及逻辑接地系统等都需要满足接地网接地电阻小于1欧姆,接地电阻过大长时间工作就可能引起设备误报警、频繁死机及发布错误数据信息甚至设备损坏现象。

因此,快速完成接地装置、较低的接地网接地电阻,满足机动式野战系统设备在“全地域、全天候、无盲点”工作的使用要求,充分保障人身安全和设备工作顺畅及安全完好,合格的接地装置已经成为机动式野战系统的安全设计中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为此相应颁布:GB/T 50311-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工程系统设计规范》、GB/T 50200-2018《有线电视网络工程设计标准》、GB50116-201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高速铁路设计规范(试行)》(TB10621-2009)、JGJ16-2016《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2016《煤矿安全规程》、GB 16895.11-2001《建筑物电气装置第4部分:安全防护第44章:过电压保护第442节:低压电气装置对暂时过电压和高压系统与地之间的故障的防护》等国家、行业标准及部分相关GJB的有关规定,意在彻底解决接地故障问题:接地网接地电阻值不大于1欧姆。包括现有的军事设施、电子微电子中心机房,尤其是现有的机动式野战专用雷达站、观通站接地装置、机动式野战专用电子对抗阵地接地装置、机动式野战专用小区域作战阵地指挥中心机房接地装置、机动式野战专用通信设备机房容式接地装置等都无法实现小于1欧姆接地电阻的基本要求。

现有技术下的接地网电解质常温电阻率通常≤5Ω/m,比较高且接地效果十分有限。

现有技术下的接地网电解质失水电阻率通常≤6Ω/m,比较高且接地效果十分有限。

现有技术下的接地网电解质纯材料腐蚀率通常≤0.03mm/年,容易将接地阴极金属材料腐蚀发生表面氧化典型锈蚀,全面减少接地系统的使用寿命。

现有技术下的接地网电解质埋地后腐蚀率通常≤0.05mm/年,容易将接地阴极金属材料腐蚀发生表面氧化典型锈蚀,全面减少接地系统的使用寿命。

现有技术下的接地网电解质在实际应用中,使用较多通常建设一个<1Ω接地网将使用数千公斤,在军用野战系统中无法携带,如果必须携带则影响整个作战的运动半径。

发明内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捷安通达科贸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捷安通达科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713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