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烫伤的外用中药浓缩液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69464.0 | 申请日: | 2020-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680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马奔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奔光 |
主分类号: | A61K36/8984 | 分类号: | A61K36/8984;A61P1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615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烫伤 外用 中药 浓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治疗烫伤的外用中药浓缩液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中医药技术,具有治疗烫伤的功效,且无毒副作用,配方简单,成本低,效果好,使用方便,可家中常备。所述治疗烫伤的外用中药浓缩液,药效成分由如下原料制备而成:石斛、大蓟、半枝莲和白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以传统的植物中草药和白酒为原料制成的用于治疗烫伤的外用中药浓缩液。
背景技术
烧烫伤临床常见,一般指热力,包括热液(水、汤、油等)、蒸气、高温气体、火焰、炽热金属液体或固体(如钢水、钢锭)等所引起的组织损害,主要指皮肤和/或黏膜,严重者也可伤及皮下或/和黏膜下组织,如肌肉、骨、关节甚至内脏。烫伤是由热液、蒸气等所引起的组织损伤,是热力烧伤的一种。烧烫伤常分为三度:一度烧烫伤只伤及表皮层,受伤的皮肤发红、肿胀,觉得火辣辣地痛,但无水泡出现;二度烧烫伤伤及真皮层,局部红肿、发热,疼痛难忍,有明显水泡;三度烧烫伤全层皮肤包括皮肤下面的脂肪、骨和肌肉都受到伤害,皮肤焦黑、坏死,因神经损伤而疼痛不明显。较大面积的烧烫伤不及时治疗,可引起电解质紊乱、细菌感染、持续溃疡等问题。目前在治疗烧烫伤方面,临床上应用的中成药普遍存在药方复杂,成本高;在治疗烧烫伤方面存在共同问题是疗效差,疗程长,抗感染效果差,透皮吸收慢,治疗过程中易发生交叉感染,重者危及生命,轻者植皮或遗留疤痕,加重了患者的经济和精神负担。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烫伤的外用中药浓缩液及其制备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烫伤的外用中药浓缩液,药效成分由如下原料制备而成:石斛、大蓟、半枝莲和白酒。
所述生发的药酒药效成分由如下重量的原料制备而成:石斛1000g、大蓟1500g、半枝莲1000g和六十度白酒200ml
一种治疗烫伤的外用中药浓缩液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
(1)将1000g石斛、1500g大蓟和1000g半枝莲捡杂后浸泡在5000ml水中静待20分钟;
(2)用武火煮沸后煎15-20分钟,再改用文火慢煎浓缩至500ml;
(3)待浓缩液冷却后加入200ml六十度白酒即可。
使用方法:外用,一天一次,一周为一个疗程,使用时用消毒棉沾湿浓缩液后敷于患处,等消毒棉干燥后更换,反复3小时为一次。
本发明组合物中所用的药物作用:
石斛:性味甘淡微咸,寒,归胃、肾,肺经。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用于阴伤津亏,口干烦渴,食少干呕,病后虚热,目暗不明;
大蓟:性味甘、苦,凉,归心、肝经。凉血止血,祛瘀消肿。用于衄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痈肿疮毒;
半枝莲:性平,味辛微苦,无毒。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抗癌之功效;治阑尾炎、肝炎、胃痛、早期肝癌、肺癌、子宫颈癌、乳腺炎等;外用治痛疖疗,跌打肿痛等症。
本发明的组合物具有治疗烫伤的功效,且无毒副作用,配方简单,成本低,效果好,使用方便,可家中常备。在进行治疗时,使用3小时就有消肿止痛的效果,轻微烫伤一般1-2天即可痊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保护范围不限于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治疗烫伤的外用中药浓缩液,药效成分由如下原料制备而成:石斛、大蓟、半枝莲和白酒。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奔光,未经马奔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694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