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降解食用色素微胶囊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68767.0 | 申请日: | 2020-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595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发明(设计)人: | 宋任远;阮郑;于晓锋;石春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蚌埠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J13/14 | 分类号: | B01J13/14 |
代理公司: | 蚌埠鼎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4102 | 代理人: | 王琪 |
地址: | 23303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降解 食用 色素 微胶囊 制备 方法 | ||
一种生物降解食用色素微胶囊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取聚乳酸和二氯甲烷放入反应容器搅拌,放置于水浴锅中加热,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和曲拉通X‑100,得到油相体系;取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去离子水、过硫酸钾、亚硫酸氢钠混合后通氩气,然后加入胭脂红混合均匀投入反应器中搅拌均匀,得到W/O内水相体系;取聚乙烯醇、Tween‑80和去离子水混合搅拌均匀,得到外水相体系;将W/O内水相体系加入至外水相体系,在450r/min的转速下持续搅拌至体系稳定,然后降温至室温,过滤得到球体,用热水对球体进行淋洗,真空干燥后得到彩色聚合物微球,即生物降解食用色素微胶囊。本发明制备的微胶囊旨在降低偶氮色素的毒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降解食用色素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偶氮类食用色素结构简单、色彩鲜艳、价格低廉且性能优越,在食品、医药、化妆品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然而,研究发现,有些偶氮色素在人体内可能会发生分解,形成多种芳香胺,经体内代谢活动可与人体细胞直接作用,可能引发细胞癌变,危害人类身体的健康。因此为了降低偶氮类食用色素生理毒性的可以利用高分子材料为壁材制备稳定的色素微胶囊颗粒,充分利用微胶囊壁材高分子的生理安全性和稳定性,以及不被动物体的消化系统吸收的特性,降低偶氮色素的毒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生物降解食用色素微胶囊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制备的微胶囊旨在降低偶氮色素的毒性,提高食用色素的安全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物降解食用色素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聚乳酸0.8-1.5g和二氯甲烷50mL混合放入反应容器,开始搅拌,然后将反应容器放置于水浴锅中加热至50℃,然后加入2g聚乙烯吡咯烷酮和0.75g曲拉通X-100,得到油相体系;
(2)称取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4-10mL、去离子水7-12.5mL、过硫酸钾0.03-0.075g、亚硫酸氢钠0.06-0.15g,混合后通氩气30min,升温至30℃并保温5h,然后加入胭脂红0.25-0.1g混合均匀,然后投入步骤(1)的反应器中;最后以400r/min的转速搅拌均匀,使水相形成均匀的液滴分散于油相体系中,得到W/O内水相体系;
(3)称取聚乙烯醇2.5-7.5g、Tween-80 0.5-1.25g和去离子水200-300mL混合,以400r/min的转速搅拌均匀,得到外水相体系;将步骤(2)得到的W/O内水相体系加入至外水相体系,即可得到W/O/W反相悬浮聚合体系;
(4)将W/O/W反相悬浮聚合体系在450r/min的转速下持续搅拌至体系稳定,此时体系温度为25-40℃,保温1h,然后加热至50℃,保温5h,然后降温至室温,过滤得到球体,然后用85℃的水对球体进行淋洗,真空干燥后得到彩色聚合物微球,即生物降解食用色素微胶囊。
聚乳酸作为可控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之所以吸引了大量研究人员的关注,是由于聚乳酸有以下优势:1)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与食用色素分子之间也无相互影响;2)在各种环境中都具备完全的生物降解能力,且降解速率可调节;3)聚乳酸是由乳酸组成,它无毒、无免疫原性,生物降解后形成的水和二氧化碳,也不会对人体产生毒害;4)聚乳酸是可再生资源,材料来源广泛,价廉物美。聚乳酸用作为食用色素的载体,不仅避免了食用色素分子与人体器官直接接触,同时也提高了食用色素在体内的稳定性,还降低了色素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本发明的优点:本发明制备的微胶囊旨在降低偶氮色素的毒性,选择可生物降解的聚乳酸材料为壁材,制备出了具有生物降解性的色素微胶囊,即可减少或避免色素与人体器官接触的可能性,也能减少甚至完全避免偶氮类色素在器官组织和肠道内的还原和降解,极大的提高了食用色素的安全性。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一种生物降解食用色素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蚌埠学院,未经蚌埠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687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镭射打标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管道不添加填充金属惰性气体保护机动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