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向超宽带天线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68358.0 | 申请日: | 2020-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768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刘景萍;李紫婷;李思源;朱俊丽;刘遨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Q1/36 | 分类号: | H01Q1/36;H01Q1/38;H01Q1/48;H01Q1/52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吴茂杰 |
地址: | 21009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向 宽带 天线 | ||
1.一种全向超宽带天线,其特征在于:
包括矩形介质基板(1)、贴覆于所述介质基板(1)上表面的天线贴片层(2)、贴于所述介质基板(1)下表面的金属接地层(3)和置于所述介质基板(1)一短边侧面的馈电端口(4);
所述天线贴片层(2)包括辐射贴片(21)和微带馈线(22);
所述微带馈线(22)的一端与辐射贴片(21)相连,其另一端与所述馈电端口(4)相连;
所述金属接地层(3)包括接地板(31)和第一、第二开路枝节(32、33);
所述接地板(31)为矩形,其一个长边与所述介质基板(1)的一个短边平齐且其中点与所述馈电端口(4)相连,其另一个长边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第二开路枝节(32、33)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向超宽带天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开路枝节(32)包括第一金属微带线(321)和直角三角形第一金属片(322);
所述第一金属片(322)的直角顶点与所述介质基板(1)的直角顶点重合,其第一斜角顶点与所述第一金属微带线(321)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金属微带线(321)的另一端与所述接地板(31)的一个长边的一端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向超宽带天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开路枝节(33)包括第二金属微带线(331)和直角三角形第二金属片(332);
所述第二金属片(332)的直角顶点与所述介质基板(1)的直角顶点重合,其第一斜角顶点与所述第二金属微带线(331)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金属微带线(331)的另一端与所述接地板(31)的一个长边的一端相连;
所述第二金属片(332)的第二斜角顶点与所述第一金属片(322)的第二斜角顶点之间设有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向超宽带天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开路枝节(33)与第一开路枝节(32)关于所述矩形介质基板(1)两窄边中点的连线对称。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全向超宽带天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馈电端口(4)为50欧姆SMA转接头。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全向超宽带天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辐射贴片(21)为五边形金属贴片,所述微带馈线(22)的一端与所述辐射贴片(21)的一边中点相连,另一端与所述馈电端口(4)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全向超宽带天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辐射贴片(21)包括等腰三角形金属片(211)和等腰梯形金属片(212);所述等腰三角形金属片(211)底边与所述等腰梯形金属片(212)下底边长度相等且重合;所述微带馈线(22)的一端与所述等腰梯形金属片(212)上顶边中点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全向超宽带天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等腰三角形金属片(211)与所述等腰梯形金属片(212)的高度之和,为天线带宽的最低截止频率所对应有效波长的四分之一;
所述等腰梯形金属片(212)的高度为天线带宽的最高截止频率所对应有效波长的四分之一。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全向超宽带天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等腰梯形金属片(212)上、下底边长度之比为1:3,所述等腰梯形金属片(212)上底边长度等于于所述等腰梯形金属片(212)的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6835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葡萄糖传感器的工作电极
- 下一篇:一种配电柜漏电故障智能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