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治疗病毒性腮腺炎贴敷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0168239.5 申请日: 2020-03-12
公开(公告)号: CN111184746A 公开(公告)日: 2020-05-22
发明(设计)人: 张志年;张奎昌 申请(专利权)人: 徐州绿之野生物食品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K35/65 分类号: A61K35/65;A61K9/70;A61P31/14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21300 江苏***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用于 治疗 病毒性 腮腺炎 敷剂 制备 方法 应用
【说明书】:

本发明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病毒性腮腺炎贴敷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该贴敷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新鲜蟾蜍血,均匀地涂抹于桑皮纸上,涂抹蟾蜍血厚度为0.45‑0.6mm,待凝固后,置于40℃环境下,吹风使其干燥,然后剪成5 x 5cm2小块,经紫外线杀菌30min后,密封于小塑料袋内,常温保存;待使用时取出,用牛奶或蜂蜜或白酒或蜂蜜和黄酒的混合物将其血面湿润后,直接贴敷患处。本发明方法制备的贴敷剂,使用方便,无毒副作用,安全有效,价格低廉,为病毒性腮腺炎的治疗获得了一种新的方法,具有规模性生产和应用的临床治疗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领域,涉及一种贴敷剂的制备,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病毒性腮腺炎贴敷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侵犯腮腺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病因有病毒和细菌感染而引起,如急性细菌性腮腺炎和病毒性腮腺炎,大多发生在冬春季节,易传播。其临床症状为一侧或两侧耳垂下肿大,表面发热,咀嚼时疼痛。其危害不仅可引起腮部不适,部分患者还可累及神经、肝脏、心脏、关节等。若治疗不及时还会产生相关并发症,如脑膜脑炎、睾丸炎、卵巢炎、胰腺炎等。虽然腮腺炎一般都可治愈,但其治疗方法和治疗疗程对治疗预后很重要,目前对化脓性腮腺炎大都选用有效抗菌药物,经验性应用大剂量青霉素或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类等抗革兰氏阳性球菌的抗生素治疗,中医中药则多以普济消毒饮方为主随症加减,局部常采用紫金锭或青黛散调醋外涂,对早期病例多用热敷、理疗、外敷等方法,常伴用内服板兰根颗粒、清开灵颗粒等抗病毒和清热解毒剂治疗。

现有治疗腮腺炎的专利中有很多新的治疗方法,如中国专利号200910074718.4公开了一种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中药组合物,该组合物是由下述重量比的原料组成:白芨90-110份、青黛18-22份、雄黄18-22份、大黄18-22份。中国专利号201310709970.4公开了一种治疗腮腺炎的中药组合物,该组合物是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丝瓜络30-43份、桑叶15-25份、苍术12-20份、天南星20-30份、苦参6-12份、百部9-18份、薄荷6-18份、甘草3-6份。中国专利号201510579560.1公开了一种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其特征是该组合物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牛蒡子20-30份、香薷20-30份、拳参15-25份、升麻15-25份、天花粉15-25份、马齿苋10-20份、牡丹皮10-20份、丹参6-18份、白芷5-15份、白花蛇舌草5-15份、败酱草5-15份、兰香草3-13份、蔓芥子2-8份、冰糖2-8份。从目前针对流行性腮腺炎采取的治疗方法中可以看出,西药多以抗生素治疗,中医中药则多以清热解毒为主,辅以疏风散邪,治疗疗程长,不仅给患者带来治疗上的痛苦,且增加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绿之野生物食品有限公司,未经徐州绿之野生物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6823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