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结构屋面钢丝网的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67320.1 | 申请日: | 2020-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218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毛毅礽 | 申请(专利权)人: | 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D5/00 | 分类号: | E04D5/00;E04D5/14 |
代理公司: | 上海诺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8 | 代理人: | 牛芳玲 |
地址: | 2019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结构 屋面 钢丝网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结构屋面钢丝网的施工方法,通过于钢结构屋面的东西山墙上分别固定安装一排封边角钢后;以2排封边角钢和钢结构屋面的2个边檩条作为框架,利用涂塑钢丝绳编织形成钢丝网,采用本方法形成的钢丝网作为屋面保温层底部承托,由于该钢丝网是一个整体,不存在接缝,因此不会导致保温层下垂,且该钢丝网采用涂塑钢丝绳编织而成,从而使得该钢丝网结构更加稳定,不会发生生锈的现象;且该方法还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的优点,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结构屋面钢丝网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钢结构屋面中承托屋面保温层(例如玻璃棉卷毡)的钢丝网为热镀锌钢丝网@50mm或75mm,目前是在屋面上直接利用多片钢丝网拼接形成,钢丝网容易出现下垂,接缝处分离,易返锈的问题;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不希望见到的。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结构屋面钢丝网的施工方法,其中,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于所述钢结构屋面的东西山墙上分别固定安装一排封边角钢;
步骤S2,以2排所述封边角钢和所述钢结构屋面的2个边檩条作为框架,利用涂塑钢丝绳编织形成钢丝网。
上述的钢结构屋面钢丝网的施工方法,其中,所述步骤S2包括:
步骤S21,分别在所述封边角钢和所述边檩条上划出标记,且使得各标记以十字交叉网格分布;
步骤S22,于各标记处均固定安装自攻螺钉;
步骤S23,沿着各标记处的自攻螺钉进行第一倾斜方向的涂塑钢丝绳张拉以形成第一倾斜方向的钢丝阵列组合;
步骤S24,沿着各标记处的自攻螺钉进行第二倾斜方向的涂塑钢丝绳张拉以形成第二方向的钢丝阵列组合,且第二倾斜方向与第一倾斜方向相反。
上述的钢结构屋面钢丝网的施工方法,其中,所述步骤S2包括:
步骤S25,对第一倾斜方向的钢丝阵列组合的间距及第二方向的钢丝阵列组合的间距进行微调。
上述的钢结构屋面钢丝网的施工方法,其中,所述步骤S2还包括:
步骤S26,于所述钢丝网与中间檩条交叉处以10~40m的间距梅花状设置固定点。
上述的钢结构屋面钢丝网的施工方法,其中,利用自攻螺丝将涂塑钢丝绳固定在所述中间檩条上形成所述固定点。
上述的钢结构屋面钢丝网的施工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倾斜方向的钢丝阵列组合和所述第二倾斜方向的钢丝阵列组合的倾斜角均为35°~55°。
上述的钢结构屋面钢丝网的施工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倾斜方向的钢丝阵列组合的间距和所述第二倾斜方向的钢丝阵列组合的间距均为160~240mm。
上述的钢结构屋面钢丝网的施工方法,其中,在涂塑钢丝绳张拉过程中,涂塑钢丝绳的起始点和终点均设置有铝套。
上述发明具有如下优点或者有益效果: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结构屋面钢丝网的施工方法,通过于钢结构屋面的东西山墙上分别固定安装一排封边角钢后;以2排封边角钢和钢结构屋面的2个边檩条作为框架,利用涂塑钢丝绳编织形成钢丝网,采用本方法形成的钢丝网作为屋面保温层底部承托,由于该钢丝网是一个整体,不存在接缝,因此不会导致保温层下垂,且该钢丝网采用涂塑钢丝绳编织而成,从而使得该钢丝网结构更加稳定,不会发生生锈的现象;且该方法还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的优点,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未经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673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