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DCDC的预检测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65679.5 | 申请日: | 2020-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948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王连松;蔡福鹏;侯贻真;刘昌鑑;叶伏明;颜利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M3/335;G01R31/39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8 | 代理人: | 彭琼 |
地址: | 352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dcdc 预检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DCDC的预检测装置及方法,涉及电池领域。该基于DCDC的预检测装置包括:第一控制模块,第一控制模块与第二控制模块相连,第一控制模块存储有安全阈值区间,第一控制模块用于获取电池包状态参数;若电池包状态参数落入安全阈值区间,向第二控制模块发送控制指令;第二控制模块,第二控制模块与主功率模块相连,第二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控制指令控制主功率模块;主功率模块,主功率模块用于在第二控制模块的控制下,将电池包的高压电能转换为低压电能,并将低压电能传输至电池管理模块。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提高DCDC的上电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电力领域,尤其涉及基于DCDC的预检测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面对能源短缺、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现状,发展纯电动的新能源汽车势在必行,将成为降低汽车尾气排放、能量消耗和缓解环境压力的重要途径。与传统燃油汽车不同的是,新能源汽车包括高压电气系统和低压电气系统。由于新能源汽车上有很多高压用电器件,为保证使用者的安全,规避发生人员触电死亡的风险,一般将高压侧与低压侧通过变压器进行隔离。
而作为接连高压和低压的桥梁—高低压直流间的转换(Direct Current-DirectCurrent,DCDC),能够将动力电池包输出的高压直流电转换为低压直流电。若电池包状态异常,直接对DCDC上电,可能会对供电系统的相关器件造成影响,影响DCDC的上电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DCDC的预检测装置及方法,可以提高DCDC的上电安全性。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DCDC的预检测装置,包括:第一控制模块,第一控制模块与第二控制模块相连,第一控制模块存储有安全阈值区间,第一控制模块用于获取电池包状态参数;若电池包状态参数落入安全阈值区间,向第二控制模块发送控制指令;第二控制模块,第二控制模块与主功率模块相连,第二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控制指令控制主功率模块;主功率模块,主功率模块用于在第二控制模块的控制下,将电池包的高压电能转换为低压电能,并将低压电能传输至电池管理模块,应用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DCDC的预检测电路,包括:
第一控制模块获取电池包状态参数;若电池包状态参数落入安全阈值区间,第一控制模块向第二控制模块发送控制指令;第二控制模块根据控制指令控制主功率模块;在第二控制模块的控制下,主功率模块将电池包的高压电能转换为低压电能,并将低压电能传输至电池管理模块。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DCDC的预检测方法,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DCDC的预检测电路,包括:第一控制模块获取电池包状态参数;若电池包状态参数落入安全阈值区间,第一控制模块向第二控制模块发送控制指令;第二控制模块根据控制指令控制主功率模块;在第二控制模块的控制下,主功率模块将电池包的高压电能转换为低压电能,并将低压电能传输至电池管理模块。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基于DCDC的预检测装置及方法,在DCDC上电前,第一控制模块若确定电池包状态参数落入安全阈值区间,则向第二控制模块发送控制指令。第二控制模块接收到控制指令后,控制主功率模块将直流高压电转换为直流低压电,并利用直流直流电为电池管理系统供电。第一控制模块可以根据电池包状态参数确定是否为电池管理模块供电,即当电池包状态参数超出安全阈值区间时,不对电池管理模块供电。由于安全阈值区间表征电池包处于安全状态的参数区间,利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DCDC的预检测装置及方法,可以提高DCDC的上电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基于DCDC的预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示例中的基于DCDC的预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656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