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岸边带气候舒适度自动调节测量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63315.3 | 申请日: | 2020-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384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傅斌;徐佩;王玉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5D27/02 | 分类号: | G05D27/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君信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36 | 代理人: | 刘伟 |
地址: | 610041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岸边 气候 舒适 自动 调节 测量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岸边带气候舒适度自动调节测量装置,包括支架、监测系统、显示系统、供电系统和光强度传感器;供电系统分别与显示系统、监测系统以及光强度传感器电连接,用于给显示系统、监测系统以及光强度传感器提供电力;监测系统与显示系统电连接,用于检测环境的温湿度并按照预设规则计算舒适度,并将检测到的温湿度和计算出的舒适度的数据通过显示系统显示;光强度传感器与监测系统电连接,用于检测环境的光照强度,并将检测到的光照强度经监测系统传输至显示系统,显示系统根据从监测系统接收到的光照强度自动调节背光亮度。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岸边带气候舒适度自动调节测量装置用于检测温湿度和舒适度,并且能自动调节显示亮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候环境检测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岸边带气候舒适度自动调节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张,人口不断集聚,能源消耗增加,城市热岛效应突出,显著改变了城市原有的气候舒适度。快速准确测量气候舒适度成为评估建筑环境质量,工程环境影响,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重要基础工作。
目前,检测气候的检测装置较少,仅有的几个报道有关气候变化的影响。并且在相关技术中的气候舒适度检测装置的舒适度的计算较为复杂,实用性差,并且气候舒适度检测装置的显示系统的显示效果会受光照强度的影响。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岸边带气候舒适度自动调节测量装置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检测温湿度和舒适度,并且能自动调节显示亮度的岸边带气候舒适度自动调节测量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岸边带气候舒适度自动调节测量装置,包括支架、安装在所述支架上的监测系统、分别安装在所述监测系统上的显示系统和供电系统以及安装在所述供电系统上并外露的光强度传感器;所述供电系统分别与所述显示系统、所述监测系统以及所述光强度传感器电连接,用于给所述显示系统、所述监测系统以及所述光强度传感器提供电力;所述监测系统与所述显示系统电连接,用于检测环境的温度、湿度并按预设规则计算舒适度,并将检测到的温湿度和计算出的舒适度的数据通过所述显示系统显示;所述光强度传感器与所述监测系统电连接,用于检测环境的光照强度,并将检测到的光照强度经所述监测系统传输至所述显示系统,所述显示系统根据从所述监测系统接收到的所述光照强度自动调节背光亮度,以实现预设的显示效果。
优选的,所述监测系统包括具有收容空间的并固定支撑于所述支架的百叶箱和安装于所述百叶箱内且相互电连接的温湿度传感器和控制系统,所述显示系统安装于所述百叶箱的其中一周侧;所述温湿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系统均与所述供电系统电连接,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环境的所述温度和所述湿度并将其传输至所述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将接收到的所述温度和所述湿度通过预设至所述控制系统中的温湿度指数公式计算出所述舒适度,并将所述温度、所述湿度以及所述舒适度的数据输送至所述显示系统显示。
优选的,所述供电系统为USB接口的充电电源,所述供电系统包括安装于所述百叶箱顶部的太阳能板和固定安装在所述太阳能板与所述百叶箱之间锂电池,所述太阳能板与所述锂电池电连接,所述锂电池分别与所述显示系统、所述温湿度传感器、所述控制系统以及所述光强度传感器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光强度传感器安装在所述锂电池靠近所述太阳能板的一侧并外露于所述太阳能板,所述光强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光强度传感器为直径为10cm的半球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包括直径为2cm、长度为5cm的圆柱形温度传感器和直径为2cm、长度为5cm的圆柱形湿度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百叶箱的长宽高均为10cm。
优选的,所述供电系统的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均为5V,且均为直流电压。
优选的,所述显示系统为LED光源显示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633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