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墨烯与UIO-66复合气凝胶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59069.4 | 申请日: | 2020-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305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袭锴;张旭;许波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J13/00 | 分类号: | B01J13/00;B01J20/22;B01J20/28;B01J20/30;C01B32/184;C02F1/28;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南京申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74 | 代理人: | 邱兴天 |
地址: | 518054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墨 uio 66 复合 凝胶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烯与UIO‑66复合气凝胶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功能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制备方法为依次加入氧化石墨烯分散液、UIO‑66粉末,密封容器后进行震荡或搅拌,加热,促使氧化石墨烯自组装三维框架结构的形成以及UIO‑66粉末与氧化石墨烯片均匀复合,获得石墨烯多孔复合材料水凝胶,最后经干燥获得复合气凝胶。本方法制得的复合气凝胶具有自支撑的多孔结构,且制备方法条件温和、操作简单,能够有效阻止氧化石墨烯片以及晶体的团聚。该复合气凝胶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可见光下对1atm,298K下亚甲基蓝染料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制备的气凝胶材料为三维结构,有较好的机械性能,便于回收,重复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功能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石墨烯与UIO-66复合气凝胶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氧化石墨烯是石墨通过氧化还原法制备石墨烯的中间产物,它表面具有丰富的含氧基团(碳原子层平面上的羟基和环氧基、层边缘的羰基和羧基)。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将二维氧化石墨烯还原组装成为多孔、超轻的三维石墨烯气凝胶。多孔的网络结构赋予石墨烯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孔隙率,可进一步用于负载各种功能体。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MOFs)是一种通过金属离子与多官能团有机配体配位而成的多孔晶体材料。它具有较大的孔隙率、比表面积和结构多样性,因此在气体吸附和分离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其中UIO-66是MOFs材料中性能稳定且研究最多的一类物质。UIO-66具有微孔尺寸和大于1500m2/g的比表面积,由不同有机配体与金属离子Zr构筑而成,一般为正十二面体次级结构单元,具有化学稳定性好、形貌规整可调、热稳定性高、比表面积大等优点。这些性质都使UIO-66材料在气体储存与分离、以及染料吸附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考虑到UIO-66粉末材料在实际应用中可加工方面存在局限性,因此将其负载于多孔材料中进行应用是一种优选方法。通常石墨烯气凝胶具有三维网络搭建所形成的介孔结构,该介孔结构为染料分子进入孔材料内部提供通道,而且染料分子可以与具有微孔结构的UIO-66发生强相互作用。利用石墨烯气凝胶与UIO-66的协同作用构建的微孔/介孔多级孔结构,以及UIO-66的光催化性能,使得石墨烯与UIO-66复合气凝胶材料对染料分子具有高吸附性能与催化降解效果。目前,石墨烯与UIO-66复合材料的制备主要是通过原位法获得二维复合结构,对于负载UIO-66的石墨烯三维复合结构却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石墨烯与UIO-66复合气凝胶的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石墨烯与UIO-66复合材料的制备主要是通过原位法获得二维复合结构,突破现有的二维复合结构,以化学还原法获得的石墨烯水凝胶为模板,实现UIO-66在凝胶体系中的有序成核与生长。并通过干燥制得具有多层次孔状结构的复合气凝胶材料;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石墨烯与UIO-66复合气凝胶在吸附亚甲基染料中的应用。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石墨烯与UIO-66复合气凝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向反应釜中加入氧化石墨烯分散液,化学还原自组装制得石墨烯水凝胶,然后再加入UIO-66粉末,UIO-66粉末与氧化石墨烯的投料质量比为1:100-100:1;
2)密封容器,进行震荡或搅拌,在100-300℃下加热0.5-10h,促使氧化石墨烯自组装三维框架结构的形成以及UIO-66与氧化石墨烯片均匀复合,制得石墨烯与UIO-66复合水凝胶;
3)经干燥制得石墨烯与UIO-66复合气凝胶。
进一步的,步骤1)中,UIO-66粉末与氧化石墨烯的投料质量比为1:10-10:1。
进一步的,步骤2)中,加热的温度为180℃,加热的时间为6h。
进一步的,氧化石墨烯的横向尺寸为0.1-100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未经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5906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搅拌叶片
- 下一篇:用于加工线缆屏蔽线层的缠绕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