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极片检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58779.5 | 申请日: | 2020-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229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11/00 | 分类号: | G01B11/00;G01N21/8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威世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0 | 代理人: | 袁江龙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 装置 | ||
本申请提供一种极片检测装置。该极片检测装置包括底板、光源及图像获取装置。底板的一侧表面开设有凹槽,凹槽的开口处盖设有盖板,盖板用于支撑极片;光源设置在凹槽中,用于照射定位检测区域;盖板能使光源所发出的光线透过;图像获取装置设置在盖板远离光源的一侧,用于通过接收透过盖板的光线而获取位于定位检测区域的极片的图像信息。该极片检测装置能够有效避免极片边缘出现成像模糊的问题,从而能够有效提高获取到的极片的图像信息的准确度,进而可大大提高极片的纠偏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池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极片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池加工过程中,一般会采用叠片装置将极片搬运至叠片台,以对极片进行堆叠。在将极片搬运至叠片台前,经常需要采集极片的图像以获取极片的图像信息,然后可根据该图像信息对极片的位置进行纠偏。
目前,一般通过在极片的一侧表面设置光源和相机,以通过光源照射极片表面,并通过相机对极片表面进行拍照以获取极片的图像。然而,由于上述采用正面光源对极片进行拍摄,极片边缘较易出现成像模糊的问题,从而使获取的极片的图像信息的准确度较低,进而影响极片的纠偏精度。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极片检测装置,能够有效避免极片边缘出现成像模糊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极片检测装置,该检测装置包括底板、光源和图像检测装置。其中,底板的一侧表面开设有凹槽,凹槽的开口处盖设有盖板,盖板用于支撑极片;光源设置在凹槽中,用于照射定位检测区域;盖板能使光源所发出的光线透过;图像获取装置设置在凹槽远离光源的一侧,用于通过接收透过盖板的光线而获取位于定位检测区域的极片的图像信息。
可选的,凹槽上开设有第一吸附孔;凹槽用于与抽真空装置连接,以在抽真空装置工作时,通过第一吸附孔对极片产生吸附力。
可选的,凹槽为透明板。
可选的,还包括传送带,传送带用于直接承托和传输极片;传送带绕设在底板上,并可沿底板的长度方向运转而将极片运送至凹槽上方。
可选的,底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吸附孔,传送带上设置有与第二吸附孔连通的第三吸附孔,第二吸附孔用于与抽真空装置连接,以在抽真空装置工作时,将极片吸附在传送带表面。
可选的,传送带为透明带。
可选的,传送带上沿着传送带的输送方向设置有检测标记;极片检测装置还包括传送带驱动机构、第一检测件和控制系统;传送带驱动机构用于驱动传送带进行运转;第一检测件设置成对应第一位置,用于检测检测标记是否经过第一位置;其中,第一位置位于检测标记的运转轨迹上;控制系统与第一检测件连接,用于根据第一检测件的检测结果对传送带的启停进行控制。
可选的,还包括堆叠检测组件;堆叠检测组件设置成对应第二位置,并与控制系统连接,用于检测经过第二位置处的传送带上是否存在多个极片;其中,第二位置位于极片的移动轨迹上。
可选的,凹槽的长度和宽度均大于极片的长度和宽度。
可选的,还包括纠偏组件,纠偏组件包括抓取件;抓取件与图像获取装置连接,用于抓取处在定位检测区域处的极片,根据图像获取装置获取的图像信息对极片的位置进行纠偏,并且将其搬运至叠片工位。
可选的,纠偏组件还包括破真空组件,破真空组件与凹槽连通,用于在抓取件抓取处在定位检测区域的极片时,将气体提供至极片朝向凹槽的表面。
可选的,抓取件为机器人或机器臂;和/或抓取件在对极片搬运的过程中完成纠偏动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587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非接触测温仪和温度采集系统
- 下一篇:一种投影手机和投影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