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使心脏瓣环重新定形的可植入装置和输送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157066.7 | 申请日: | 2016-1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295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9 |
| 发明(设计)人: | 兰德尔·拉申斯基;克里斯蒂安·克里斯托弗森;马修·鲁斯特;理查德·格伦;特里·韦恩·丹尼尔斯;迈克尔·李;帕特里克·麦考莱 | 申请(专利权)人: | 波士顿科学国际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17/064 | 分类号: | A61B17/064;A61F2/24 |
| 代理公司: | 上海和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9 | 代理人: | 尹洪波 |
| 地址: | 美国明***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心脏 重新 定形 植入 装置 输送 系统 | ||
描述了与各种心脏瓣膜植入物相关以及用于输送这些心脏瓣膜植入物的系统、装置和方法。植入物可以用来对原生瓣环进行尺寸调整或者置换原生心脏瓣膜。植入物包括具有成角度支柱的尺寸可调整的框架。锚固件将植入物固定至组织,并且使用套环来减小支柱之间的角度并收缩框架。因此,植入物从输送导管内的第一尺寸展开至心脏内的较大的第二部署尺寸以与组织接合并与组织锚固,并且接着展开至第三收缩尺寸以对环进行尺寸调整以及/或者对置换心脏瓣膜提供可靠的配合。还描述了包括成像能力的用于精确输送、定位和锚固各种植入物的各种输送系统。
本申请是于2016年11月15日提交、名称为《用于使心脏瓣环重新定形的可植入装置和输送系统》、申请号为201680067033.5的申请的分案申请。
相关申请
本申请是2018年11月15日提交的美国序列号15/352,288的继续申请,其要求了2015年11月17日提交的62/256,660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根据37 CFR 1.57,通过引用将与本申请一起提交的在申请数据表中确定了国外或国内优先权要求的任何和所有申请并入本文。例如,根据35 U.S.C§119(e),本申请要求于2015年11月17日提交的名称为“MITRAL VALVE(二尖瓣)”的美国临时申请No.62/256,660的优先权的权益,该美国临时申请的全部公开内容出于所有目的通过参引并入本文中并形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
技术领域
总体上描述了与可植入医疗装置相关的特征。例如,描述了心脏瓣膜医疗装置和用于植入各种装置的输送及定位系统。
背景技术
心脏瓣膜关闭不全是严重的问题。例如,心脏病会导致心脏的腔室扩张并变弱。特别提及二尖瓣时,由于衰老或疾病,左心室会扩张并且乳头肌会移位。因此,二尖瓣心脏瓣膜的环过度扩张。在这种扩张状态下,瓣叶在收缩期收缩期间不再有效地闭合或接合。因此,在心室收缩期间出现血液反流(即,逆向回流穿过本应闭合的瓣膜)。心输出量因此减少。
这种状况通常通过瓣环成形术环的手术植入来解决。外科医生将瓣环成形术环定位在瓣环附近并将其缝合就位,从而将瓣环恢复到接近其原生构型。这时候瓣叶可以再次正常起作用。
该过程由于其在剖开胸腔的情况下进行而是侵入性的,另外,该过程是耗时的。在心脏直视手术中,患者被应用体外循环,这伴有与其相关联的由于中风、血栓形成、心脏病发作和延长的恢复时间而引起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风险。
因此,存在对解决这些问题且避免上述缺点的侵入性较低且更有效的解决方案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方式各自具有若干个方面,其中没有一个单一的方面单独负责本公开的期望属性。在不限制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现在将简要论述其较突出的特征。在考虑此论述之后,并且特别是在阅读标题为“具体实施方式”的部分之后,将会理解本文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的特征如何提供优于现有系统、装置和方法的优点。
以下公开内容描述了一些实施方式的非限制性示例。例如,所公开的系统和方法的其他实施方式可以包括本文中所描述的特征也可以不包括本文中所描述的特征。此外,所公开的优点和益处可以仅适用于本发明的某些实施方式,并且不应该用于限制本公开。
描述了用于心脏瓣膜植入物和相关输送系统的系统、装置和方法。该植入物意在以微创经皮方式——比如,经股、经中隔(transeptally)或经心尖——进行输送。代替地,植入物可以通过手术植入,因为手术植入应缩短手术的持续时间并且更具体地缩短患者处于体外循环的持续时间。该研发可以针对二尖瓣或三尖瓣手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波士顿科学国际有限公司,未经波士顿科学国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570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