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逆作工程钢管混凝土柱安装施工方法和逆作工程钢管混凝土柱施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55727.2 | 申请日: | 2020-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549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郭强;郭成伟;周清友;周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34 | 分类号: | E02D5/34;E02D13/04;E04C3/34;E04G21/18 |
代理公司: | 济南信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0 | 代理人: | 陈婷婷 |
地址: | 250014 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程 钢管 混凝土 安装 施工 方法 结构 | ||
1.一种逆作工程钢管混凝土柱的安装施工方法,将钢管柱和钢筋笼连接并下放后,将钢管柱调整定位,然后进行混凝土浇注,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柱与钢筋笼通过软连接固定;所述软连接为采用S型吊筋连接钢管柱与钢筋笼,钢筋笼上设置有加劲箍,钢管柱上设置有加劲板;S型吊筋下端挂在钢筋笼的加劲箍上,上端挂在钢管柱的加劲板上,所述S型吊筋的直径不小于22mm,数量不少于4根;所述S型吊筋安装完毕后在弯钩处焊接短钢筋,防止下放时出现脱钩现象;
桩基孔口安装有固定钢座,钢管柱的顶部通过固定钢座调整定位,所述调整定位包括标高调整、轴线位置调整和垂直度调整;
所述标高调整,通过水准仪对钢管柱顶端进行测量,采用千斤顶和钢楔对钢管柱标高进行调整;
所述轴线位置调整,通过全站仪对钢管柱顶端十字线中心进行定位测量,并采用上排四个千斤顶对钢管柱轴线位置进行调整,调整后千斤顶保持不动;
所述垂直度调整,采用专制卡具将专用井架固定在钢管柱顶部,使井架中心线位于钢管柱中心线上,将钢管柱底部中心固定的钢丝延伸至顶部井架中心,此时钢丝就是钢管柱中心线,采用垂直方向的两台经纬仪测量井架部分钢丝垂直度得出钢管柱垂直度,通过下排千斤顶调整钢管柱的垂直度;
垂直度调整完毕后按上述步骤重新将标高、轴线位置、垂直度进行复核,如出现误差重新调整,直至符合设计要求;调整定位完成后,桩与钢管柱内混凝土一次浇灌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逆作工程钢管混凝土柱的安装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桩基础成孔,固定钢座安装就位;
2)、桩钢筋笼下放至孔口上方;
3)、钢管柱吊装;
4)、钢管柱与钢筋笼连接;
5)、钢筋笼、钢管柱一同下放;
6)、钢管柱顶端固定;
7)、测量定位;
8)、钢管柱轴线位置、垂直度调整;
9)、混凝土浇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逆作工程钢管混凝土柱的安装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钢座基底面积根据地基承载力和钢管柱及钢筋笼总重量确定;基底承受重量为承受钢管柱和钢筋笼的总重量的3倍以上;顶部标高比四周地面低300mm,周围用土回填密实。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逆作工程钢管混凝土柱的安装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钢筋笼下放至孔口上3.8m,钢筋笼在顶部3.8m位置应设置加强构造;钢管柱下放与钢筋笼重合3.25m,将钢管柱与钢筋笼连接,并一同下放。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逆作工程钢管混凝土柱的安装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水下灌注混凝土浇筑。
6.一种逆作工程钢管混凝土柱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钢座、钢筋笼和钢管柱,钢管柱与钢筋笼为软连接;所述软连接为采用S型吊筋连接钢管柱与钢筋笼,钢筋笼上设置有加劲箍,钢管柱上设置有加劲板;S型吊筋下端挂在钢筋笼的加劲箍上,上端挂在钢管柱的加劲板上;所述S型吊筋的直径不小于22mm,数量不少于4根;所述S型吊筋安装完毕后在弯钩处焊接短钢筋,防止下放时出现脱钩现象;固定钢座固定于桩基孔口;
钢管柱上部设置有吊装耳板,钢管柱与钢筋笼连接后一同下放,通过所述吊装耳板固定于固定钢座;
通过调整装置对下放后的钢管柱进行标高调整、轴线位置调整和垂直度调整;
所述标高调整,通过水准仪对钢管柱顶端进行测量,采用千斤顶和钢楔对钢管柱标高进行调整;
所述轴线位置调整,通过全站仪对钢管柱顶端十字线中心进行定位测量,并采用上排四个千斤顶对钢管柱轴线位置进行调整,调整后千斤顶保持不动;
所述垂直度调整,采用专制卡具将专用井架固定在钢管柱顶部,使井架中心线位于钢管柱中心线上,将钢管柱底部中心固定的钢丝延伸至顶部井架中心,此时钢丝就是钢管柱中心线,采用垂直方向的两台经纬仪测量井架部分钢丝垂直度得出钢管柱垂直度,通过下排千斤顶调整钢管柱的垂直度;
垂直度调整完毕后按上述步骤重新将标高、轴线位置、垂直度进行复核,如出现误差重新调整,直至符合设计要求;
调整定位完成后,桩与钢管柱内混凝土一次浇灌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5572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离体肝脏功能检测方法与系统
- 下一篇:一种扭转卡位儿童水彩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