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电网自适应失步解列断面的定位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52610.9 | 申请日: | 2020-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115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发明(设计)人: | 李宗翰;刘道伟;张东霞;杨红英;杨少波;赵高尚;郑恒峰;李京;俞嘉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东北电力大学;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H02J4/00;H02J3/24;G01R3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工信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6 | 代理人: | 姜丽楼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网 自适应 失步解列 断面 定位 方法 装置 | ||
1.一种用于电网自适应失步解列断面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取电网发生失步振荡时,振荡中心电压矢量的几何特征,包括:在振荡中心所在线路端点电压矢量构成的三角形中,任一端点电压矢量的对角是非钝角;在非振荡中心所在线路端点电压矢量构成的三角形中,任一端点电压矢量的对角中出现钝角;
根据所述几何特征,构建所述电网振荡中心的定位判据,包括:振荡中心的电压矢量是所在线路端点电压矢量构成的三角形的高,且端点电压矢量的对角是非钝角,从而构建振荡中心的定位判据如下,
式中分别为线路两端电压,θ为两电压矢量的相角差;
当电网发生振荡,使用所述定位判据,确定所述电网振荡中心的位置,进而完成电网自适应失步解列断面的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电网发生振荡,使用电压矢量三角形判据,确定所述电网振荡中心的位置,进而完成电网自适应失步解列断面的定位,包括:
当电网发生振荡,根据所述振荡中心的定位判据,确定所述电网振荡中心的定位;
对振荡中心所在线路端点电压矢量构成的三角形,进行求解,获得振荡中心到母线的距离占线路全长的比例,进而获取所述电网振荡中心的位置;
将所有振荡中心的位置组成集合;
在所述振荡中心的位置的集合中,将电压小于集合中电压最大值的节点加入集合,与该节点相连的线路加入振荡中心所在线路的集合;
对线路的集合进行割集辨识,获取各割集线路上振荡中心的电压均值,按照均值最小的割集组合定位解列断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得振荡中心到母线的距离占线路全长的比例,进而获取所述电网振荡中心的位置,包括:
通过求解振荡中心到母线的距离占线路全长的比例公式,进而获取所述电网振荡中心的位置,所述公式如下,
其中θ1为至电压降落与电压向量θ2的夹角,θ2为至电压降落与电压向量θ1的夹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完成电网自适应失步解列断面的定位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根据电网失步振荡的时序演进过程,确定是否启动解列措施。
5.一种用于电网自适应失步解列断面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几何特征提取单元,用于提取电网发生失步振荡时,振荡中心电压矢量的几何特征,包括:振荡中心电压矢量三角形构成子单元,在振荡中心所在线路端点电压矢量构成的三角形中,任一端点电压矢量的对角是非钝角;非振荡中心电压矢量三角形构成子单元,在非振荡中心所在线路端点电压矢量构成的三角形中,任一端点电压矢量的对角中出现钝角;
定位判据构建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几何特征,构建所述电网振荡中心的定位判据;
失步解列断面定位单元,用于当电网发生振荡,使用所述定位判据,获取所述电网振荡中心的位置,进而完成电网自适应失步解列断面的定位,包括:振荡中心的电压矢量是所在线路端点电压矢量构成的三角形的高,且端点电压矢量的对角是非钝角,从而构建振荡中心的定位判据如下,
式中分别为线路两端电压,θ为两电压矢量的相角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失步解列断面定位单元,包括:
振荡中心定位子单元,当电网发生振荡,根据所述振荡中心的定位判据,确定所述电网振荡中心的定位;
振荡中心位置确定子单元,对振荡中心所在线路端点电压矢量构成的三角形,进行求解,获得振荡中心到母线的距离占线路全长的比例,进而确定所述电网振荡中心的位置;
振荡中心集合子单元,将所有振荡中心的位置组成集合;
线路集合子单元,在所述振荡中心的位置的集合中,将电压小于集合中电压最大值的节点加入集合,与该节点相连的线路加入振荡中心所在线路的集合;
解列断面定位子单元,对线路的集合进行割集辨识,获取各割集线路上振荡中心的电压均值,按照均值最小的割集组合定位解列断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解列措施启动单元,根据电网失步振荡的时序演进过程,确定是否启动解列措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东北电力大学;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东北电力大学;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5261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触摸液晶屏FPC压合装置
- 下一篇:铸造钢球硬度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