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网络数据安全传输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51352.2 | 申请日: | 2020-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555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许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H04L9/08 | 分类号: | H04L9/08;H04L9/30;H04L2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邢文月 |
地址: | 211168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网络 数据 安全 传输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网络数据安全传输系统,其包括至少两个网络节点,所述网络节点包括:物理地址读取模块,用于读取本机的物理地址;系统时间读取模块,用于读取当前系统时间;随机码生成模块,用于生成随机码;密钥因子生成模块,用于生成第二密钥因子a、第三密钥因子b以及第四密钥因子k以及第一密钥因子p;加密算法生成模块,用于根据第一密钥因子p、第二密钥因子a及第三密钥因子b确定椭圆曲线Ep(a,b),以及根据第四密钥因子和椭圆曲线上的基点生成公钥,数据加密模块,用于根据椭圆曲线、公钥以及基点对网络数据进行加密;本发明能够极大地提高网络数据传输的安全性。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网络数据安全传输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网络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网络数据安全传输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网络节点之间的数据在传输之前,都会经过加密算法(如RSA、DES以及ECC等)加密,以防数据泄露。一般来说,网络节点之间会使用一对固定的公钥和私钥对网络数据进行加密和解密,该方法存在一定风险。一旦私钥泄露,网络节点之间传输的数据将有全部泄露的可能性。因此,有必要设计出一种更加安全的网络数据传输方法。
经过大量检索发现一些典型的现有技术,如图5所示,申请号为200910119539.8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网络数据安全传输方法及系统,其为使用认证加密方案进行网络安全传输提供了通用的方法,具有UC安全性。又如图6所示,申请号为201610929621.7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网络数据安全传输方法,其可提高网络数据传输的安全可靠性。又如图7所示,申请号为201010595163.0的专利公开了一种P2P网络安全数据传输方法及其系统,其使得文件和数据可以安全、可靠、高效的传输到目的节点。
由此可见,对于网络数据的安全传输,其实际应用中的亟待处理的实际问题(如使用一次性公钥和私钥对网络传输数据进行加解密等)还有很多未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网络数据安全传输系统及方法,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网络数据安全传输系统,其包括至少两个网络节点,所述网络节点包括:
物理地址读取模块,用于读取本机的物理地址;
系统时间读取模块,用于读取当前系统时间,并将当前系统时间转换成系统时间字符串;
随机码生成模块,用于生成随机码s以及随机码r;
密钥因子生成模块,用于根据随机码s、从网络节点的物理地址及系统时间字符串生成第二密钥因子a、第三密钥因子b以及第四密钥因子k,以及一个素数的第一密钥因子p;
加密算法生成模块,用于根据第一密钥因子p、第二密钥因子a以及第三密钥因子b确定椭圆曲线Ep(a,b),以及根据第四密钥因子k和椭圆曲线Ep(a,b)的基点G生成公钥Q=kG,
数据加密模块,用于根据椭圆曲线Ep(a,b)、公钥Q、基点G以及随机码r对网络数据进行加密;
其中,发送网络数据的网络节点为从网络节点,接收网络数据的网络节点为主网络节点。
可选的,所述网络节点还包括通信模块,所述通信模块用于发送以及接收网络数据。
可选的,所述网络节点还包括解密模块,所述解密模块用于对加密后的网络数据进行解密。
可选的,所述第一密钥因子p至少200位。
相应地,本发明一种网络数据安全传输方法,其应用于上述所述的网络数据安全传输系统,所述网络数据安全传输方法用于对网络数据进行加密传输。
具体地,所述网络数据安全传输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5135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涂料生产用电机壳
- 下一篇:一种放置稳定的散热效果好的对讲机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