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滤波器的耦合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50987.0 | 申请日: | 2020-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268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发明(设计)人: | 乐宏;付志方;王松;杨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1P11/00 | 分类号: | H01P11/00;H01P1/208 |
代理公司: | 南昌逸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45 | 代理人: | 刘晓敏 |
地址: | 618399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滤波器 耦合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滤波器的耦合方法;S1:先将滤波器的腔体壁上均匀开设卡合槽,将耦合连接结构通过插接柱活动插接在卡合槽;S2:将耦合连接结构两端的两个弧形卡板卡合到腔体壁两侧内部设置的谐振器的外壁上,且将耦合连接片分别与谐振器的圆弧外壁接触;然后将插接柱插接固定在卡合槽;S3:通过耦合控制器调节耦合连接片的在弧形卡板的位置,使得耦合连接片能够与谐振器外壁出现不同接触面的位置,便于调节谐振器之间的耦合量;S4:通过腔体盖板对安装在空腔滤波器内的耦合连接结构进行固定;可以实现谐振器之间的不同值的耦合量进行耦合,不需要更换其他种类的耦合连接结构便可以对谐振器之间的耦合量进行稳定耦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滤波器的耦合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的快速发展,通信系统对通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提高频谱资源的利用率,防止频段内的信号受到其它信号的干扰,通信系统加强了对邻近频带信号的抑制,因此无线通信系统对起抑制作用的滤波器、双工器和合路器的性能要求较高,双工器和合路器通常由同轴腔体滤波器组成。
为了提高滤波器的抑制度,通常在同轴腔体滤波器内增加耦合结构来实现。
而现有的滤波器的耦合方法,通常时根据不同型号的滤波器进行耦合作业,同时需要根据耦合连接结构的设置进行滤波器的耦合作业,现有的同轴空腔滤波器进行耦合时,由于空腔滤波器的谐振器外圆面之间的距离不同,当需要对滤波器的耦合量进行调整时,则需要更换耦合连接结构,不仅增大了滤波器的制造成本,同时导致耦合方法的复杂的现象。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滤波器的耦合方法,本发明主要用于解决现有的同轴空腔滤波器进行耦合时,由于空腔滤波器的谐振器外圆面之间的距离不同,当需要对滤波器的耦合量进行调整时,则需要更换耦合连接结构,不仅增大了滤波器的制造成本,同时导致耦合方法的复杂的现象。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滤波器的耦合方法,该方法如下步骤:
S1:先将滤波器的腔体壁上均匀开设卡合槽,将耦合连接结构通过插接柱活动插接在卡合槽;将耦合连接结构活动安装在滤波器的腔体内,不仅便于对耦合连接结构进行维修更换,同时便于对耦合连接结构上的耦合连接片与谐振器的接触位置进行调整作业,不仅使得耦合连接结构能够对谐振器的不同耦合量进行调节作业;
S2:将耦合连接结构两端的两个弧形卡板卡合到腔体壁两侧内部设置的谐振器的外壁上,且将耦合连接片分别与谐振器的圆弧外壁接触;然后将插接柱插接固定在卡合槽;通过设置的弧形卡板,能够便于耦合连接结构与谐振器的外壁之间保持一定的稳定性,使得耦合连接片能够与谐振器的外壁进行稳定耦合接触,使得耦合连接结构能够起到稳定的耦合强度;
S3:通过耦合控制器调节耦合连接片的在弧形卡板的位置,使得耦合连接片能够与谐振器外壁出现不同接触面的位置,便于调节谐振器之间的耦合量;两个谐振器之间通过活动设置的耦合连接片,可以实现谐振器之间的不同值的耦合量进行耦合,不需要更换其他种类的耦合连接结构便可以对谐振器之间的耦合量进行稳定耦合,防止由于频繁的对耦合连接接触进行更换,而导致谐振器产生变形或谐振不稳定的现象;
S4:通过腔体盖板对安装在空腔滤波器内的耦合连接结构进行固定,同时对耦合连接结构进行精度调节;耦合连接结构通过盖板进行固定卡合安装,便于耦合连接结构的耦合的稳定性和牢固性。
优选的,所述滤波器为同轴腔滤波器;同轴空腔滤波器不仅能够便于谐振器之间的稳定耦合,且便于耦合连接结构对谐振器之间的耦合量进行稳定调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509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