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充电设备、充电方法、充电控制方法及充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50016.6 | 申请日: | 2020-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479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黄雄华;陈仁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宝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30 | 分类号: | B60L53/30;B60L53/16;B60L53/6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68 | 代理人: | 朱阳波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充电 设备 方法 控制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充电设备、充电方法、充电控制方法、及充电系统。通过设置与随车充相匹配的电源插座,并且将电源插座设置在有锁止结构的充电格内,使得车主能够在有充电需求的时候打开充电格的锁止结构,并在充电时闭合所述锁止结构,方便、安全地使用随车充为电动汽车进行充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充电设备、充电方法、充电控制方法及充电系统。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厂家,一般在出厂的时候,会配备一个交流随车充;理论上在民用建筑里面随车重的电源可以取得,只是需要配备相应的电源插座。然而,目前大多数电动汽车乘用车的车主在限牌的一线大城市里,城市住宅区的车位只租不售,大多电动车主没有自己的固定车位,无法安装充电插座,所以随车充很少发挥作用。当前主流电动汽车充电方案,包括公共充电站的60kW~180kW的直流快充,以及停车位配套的7kW交流慢充。当使用现有的7kW交流充电桩为建筑100%配套车位时,需要的充电设备费用和配电容量均较高,经济性欠优,同时无法使用车厂提供的随车充,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能源电动汽车的普及和使用。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充电设备、充电方法、充电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车主不能通过随车充方便地为电动车进行充电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充电设备,其中,所述充电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充电格,各个所述充电格内设置有插座以及锁止结构,所述锁止结构用于限制在所述充电设备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时与所述插座连接的充电线脱离所述充电格,其中,所述插座为与电动汽车的随车充相匹配的电源插座。
所述的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结构包括格门以及与所述格门配合的门锁。
所述的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格的底部设置有U型开口,所述U型开口用于容纳在所述充电设备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时与所述插座连接的充电线。
所述的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设备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指示灯,各个所述第一指示灯与各个所述充电格一一对应,所述第一指示灯用于标记对应的充电格的状态。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充电设备的充电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充电请求,根据所述充电请求打开所述充电请求对应的充电格的锁止结构;
检测所述锁止结构的状态,当检测到所述锁止结构由开启转换为闭合后,通过与所述充电格中的插座相连接的充电线向电动汽车进行充电;
其中,所述插座为与所述电动汽车的随车充相匹配的电源插座。
所述的充电方法,其中,所述获取充电请求之前包括:
根据所述充电设备中各个充电格的使用情况对所述各个充电格进行标记。
所述的充电方法,其中,所述充电设备的供电电源为三相电,每个相线为M个充电格供电,所述充电设备中包括的充电格的数量为3*M,所述根据所述充电设备中各个充电格的使用情况对所述各个充电格进行标记包括:
若目标充电格中的插座已连接充电线,则标记所述目标充电格处于正在充电状态;
若目标相线对应的N个充电格处于正在充电状态,且其余两个相线分别对应的充电格中均有至少N个充电格处于正在充电状态,则标记所述目标相线的剩余M-N个充电格为可用状态;
若目标相线对应的N个充电格处于正在充电状态,且其余两个相线中有至少一条相线对应的充电格中处于正在充电状态的充电格数量小于N,则表示所述目标相线的剩余M-N个充电格为不可用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宝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宝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500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