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管网无死水循环供水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49778.4 | 申请日: | 2020-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066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9 |
发明(设计)人: | 杨耘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涞瑞水处理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B1/02 | 分类号: | E03B1/02;E03B7/00;E03B7/07 |
代理公司: | 广州立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63 | 代理人: | 傅俊朝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网 死水 循环 供水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管网无死水循环供水系统,包括将水输送到顶楼的给水管、以及与给水管连接的供水模块,所述供水模块根据楼层高度设置若干个且相互连接,所述供水模块包括供水管、回水管及楼层配水支管,本发明中设有多个供水模块,且每个供水模块同程布管,以此控制水流循环,从而保证管内的水流不会滞留在某一区域,而影响水质,并在两个供水模块之间设置减压组件,通过减压组件使供水模块之间减压串联,以此将供水模块内的压力控制在允许范围内,从而保证用户正常进行用水,此外,供水模块最高点处(即减压组件后面管路中)还设有排气组件,以此排除供水过程中每个供水模块内的游离气体,从而使水流循环以保证水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供水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管网无死水循环供水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楼高品质水(如管道直饮水)或无余氯、臭氧保鲜的水,供水系统均有循环需求,但由于高层楼房供水需将水泵到顶楼再分级减压向下供水(上给下供),供水管与回水管减压偏差会使楼层配水支管出现死水;而目前项目基本做法是将给水管(上行管)与供水管(下行管)组成一个循环,配水支管与供水管连接安装到每个楼层用户,然后用泵将水流通过给水管泵到顶楼,以此让客户通过与供水管连接的楼层配水支管进行用水。但这样会出现给水管与供水管中的水可以循环,而楼层配水支管(楼层用户的用水水管)中的水不循环,那么这样楼层配水支管水质得不到保证,会严重影响用户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全管网无死水循环供水系统,而设立多个供水模块,且每个模块同程布管,模块与模块之间减压串联,以达到各管路内水流循环无死水的目的。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全管网无死水循环供水系统,包括将水输送到顶楼的给水管、以及与给水管连接的供水模块,所述供水模块根据楼层高度设置若干个且相互连接,所述供水模块包括供水管、回水管及楼层配水支管,所述给水管与供水管连接,所述楼层配水支管一端与供水管连接,所述楼层配水支管另一端与回水管连接,所述供水模块内的供水管上端端口处设有减压组件及排气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供水模块之间通过回水管及供水管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给水管下端设有加压泵。
进一步地,所述排气组件包括自动排气阀。
进一步地,所述减压组件包括安装在供水管上端的减压阀、及安装在所述减压阀后端的压力表。
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计算水流流量的流量计、及用于控制管内水流量的阀门,所述流量计及所述阀门均安装在最下端的供水模块的回水管下端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中设有多个供水模块,且每个供水模块同程布管,以此控制水流循环,从而保证管内的水流不会滞留在某一区域,而影响水质,并在两个供水模块之间设置减压组件,通过减压组件使供水模块之间减压串联,以此将供水模块内的压力控制在允许范围内,从而保证用户正常进行用水,此外,供水模块最高点处(即减压组件后面管路中)还设有排气组件,以此排除供水过程中每个供水模块内的游离气体,从而使水流循环以保证水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1的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发明安装到高层楼层上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给水管,2、回水管,3、供水管,4、楼层配水支管,5、自动排气阀,6、减压组件,7、阀门,8、流量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涞瑞水处理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涞瑞水处理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4977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