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载有纳米中药自行灭菌净化生物膜的无纺布制备及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0149591.4 申请日: 2020-03-06
公开(公告)号: CN111203048A 公开(公告)日: 2020-05-29
发明(设计)人: 张晗;李红辉;王静婉;张君曼 申请(专利权)人: 西安普草瑞珊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主分类号: B01D46/10 分类号: B01D46/10;B01D46/54;B01D46/00;D06M15/03;D06M13/00;D06M11/13;D06M11/09;D06M101/22;D06M101/20;D06M101/06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710021 陕西省西安市*** 国省代码: 陕西;6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载有 纳米 中药 自行 灭菌 净化 生物膜 无纺布 制备 应用
【说明书】:

一种载有纳米中药自行灭菌净化生物膜的无纺布制备及应用,采用纳米黄荆为主要灭菌原料,利用生物工程技术,研制一种纳米中药活性强的灭菌胶体状生物溶液,将胶体状生物溶液与吸水性强、透气性好的无纺布(无纺纸)复合成一种载有纳米中药成分的自行灭菌净化生物膜,广泛应用于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流行,微生物病原体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和气溶胶传播时期的医院、家庭、公共场所,卫生防护需求的一次性耗材:口罩、帽子、检查床单、鞋套、隔离衣、隔离帘子、窗纱、手套、门帘、空调和换气扇的过滤网。解决医疗防护耗材安全性差、低频率使用、高成本消耗和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解决空气过滤网对病原体有效阻挡能力的安全性难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天然中药材生物工程提取有效分子成分载体络合及生物复合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天然中药生物工程提取纳米成分载体叠加提高生物活性的应用技术;纳米中药制备胶体状生物灭菌溶液技术;胶体状生物灭菌溶液和无纺布/无纺纸复合载有生物膜界面具有自行灭菌净化的生物工程技术;生物膜渗透压干预膜面吸附微生物病原体趋向性和滞留作用可控性原理的生物工程技术,以及自行灭菌净化生物膜和聚氯乙烯/聚苯乙烯复合成过滤网膜的复合技术。基于涉及技术的基础上研制一种新型纳米中药成分自行灭菌净化生物膜的无纺布(无纺纸),应用于防御病原体(细菌、病毒等)污染接触、病原体造成空气污染和气溶胶形成传播的环境空气净化和医疗防护范围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中药材是自然生态链衍生的产物,具有生药和熟药应用之分,传统性中药炮制(醋、蜜、酒、盐、火等炙法)的方法,能够提高中药材的有效成分效价,除了采用水煎、粉碎、水浸挤压、蒸馏升华浓缩,制备成为水剂、冲剂、丸剂、片剂、胶囊、膏剂、乳剂、针剂外,还制备成为香、药条、香炉燃料,应用于空气净化和空气消毒。

现代中药材提取制备的应用技术可分为:

1)中药材纳米微粒应用技术,采用气流磨对中药材进行颗粒粉碎成为纳米微粒应用。

2)中药材萃取应用技术,中药材经过炮制或者不炮制后,采用化学方法和物理方法,进行中药有效成分提取,这种方法常造成多元化同类衍生物产生,限制了中药应用范围。

3)中药材生物发酵应用技术,在特定条件下对天然中药材采用生物发酵,该方法会产生非天然成分,影响其天然成分的活性。

4)中药材生物工程应用技术,采用在控制外界条件的干扰下,进行中药材生物破壁,实现中药材有效成分和蛋白质、胶质体、纤维素及钙质的络合体生物分离,结晶析出得到分子单体水平的结晶成分,其有效提取达到纳米级应用水平,有效提高中药材的药物效果和使用范围的扩展,达到中药材国际化、标准化的临床应用。

目前医疗使用的各种防护设施和空气净化过滤网,通过物理隔离病原体的方法,容易造成污染,使用时间短、频率次数低、成本高,使用时安全性低、防护范围狭窄,使用后对环境严重污染。在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染性疾病流行期,不能达到预定的防御保护效果,在毒性强、繁殖快的病原体传播时,防御保护不理想,无法有效控制疫情扩散。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一种纳米中药自行灭菌净化生物膜的无纺布制备及应用,采用纳米黄荆为主要灭菌原料,利用生物工程技术,研制一种天然纳米中药活性强的灭菌胶体状溶液,将胶体溶液与吸水性强、透气性好的无纺布(无纺纸)复合成一种载有纳米中药成分的自行灭菌净化生物膜,解决医疗防护耗材安全性差、低频率使、高成本消耗和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解决空气过滤网对病原体有效阻挡能力弱的难题。

1.本发明纳米原料为:

1)纳米壳聚糖(纯度为90.3%)为生物载体原料,具有生物络合、抑菌、控释作用,其制备和应用,见发明专利:一种制备壳聚糖的制备方法(专利号:ZL97 1 08700.8)(图5);发明专利:纳米钙塑料生物降解复合树脂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专利号:ZL 20150682.X)(图6),原料企业编码:pc006。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普草瑞珊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西安普草瑞珊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4959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