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湿法脱硫循环浆液预热供暖热网补水的系统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47383.0 | 申请日: | 2020-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892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梁秀进;王丰吉;江建平;晋银佳;周楠;刘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天津军电热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50;B01D53/34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9 | 代理人: | 张狄峰 |
地址: | 31003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湿法 脱硫 循环 浆液 预热 供暖 热网补水 系统 方法 | ||
1.一种湿法脱硫循环浆液预热供暖热网补水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浆液冷却器(1)、冷却循环水泵(3)、脱硫塔(4)、热网除氧器(5)、补水泵(6)、热网加热器(7)和热网循环泵(8),所述冷却循环水泵(3)、脱硫塔(4)和热网除氧器(5)均与浆液冷却器(1)连接,所述补水泵(6)与热网除氧器(5)连接,所述热网循环泵(8)与补水泵(6)连接,所述热网加热器(7)与热网循环泵(8)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法脱硫循环浆液预热供暖热网补水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循环冷却水进水管道(9)、循环冷却水出水管道(10)、浆液冷却器供水管道(11)、浆液冷却器回水管道(12)、原烟气管道(13)、净烟气管道(14)、热网补水管道(15)、主机五抽蒸汽管道(16)、热网供水管道(17)、热网回水管道(18)和补水管道(19),所述循环冷却水进水管道(9)和循环冷却水出水管道(10)均与浆液冷却器(1)连接,所述冷却循环水泵(3)与循环冷却水进水管道(9)连接,所述浆液冷却器供水管道(11)的一端和浆液冷却器回水管道(12)的一端分别与循环冷却水进水管道(9)和循环冷却水出水管道(10)连接,所述浆液冷却器供水管道(11)的另一端和浆液冷却器回水管道(12)的另一端均与热网补水管道(15)连接,所述热网补水管道(15)与热网除氧器(5)连接,所述补水泵(6)与热网除氧器(5)通过一个补水管道(19)连接,所述热网循环泵(8)与补水泵(6)通过另一个补水管道(19)连接,所述热网除氧器(5)和热网加热器(7)均与主机五抽蒸汽管道(16)连接,所述热网供水管道(17)和热网回水管道(18)均与热网加热器(7)连接,所述热网循环泵(8)与热网回水管道(18)连接,所述原烟气管道(13)和净烟气管道(14)均与脱硫塔(4)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湿法脱硫循环浆液预热供暖热网补水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自控装置(2)、流量调节阀(20)、浆液冷却器供水阀门(21)、浆液冷却器回水阀门(22)和热网补水阀门(23),所述浆液冷却器供水阀门(21)和浆液冷却器回水阀门(22)分别安装在浆液冷却器供水管道(11)和浆液冷却器回水管道(12)上,所述热网补水阀门(23)安装在热网补水管道(15)上,所述流量调节阀(20)安装在循环冷却水进水管道(9)上,所述自控装置(2)的一端与流量调节阀(20)连接,所述自控装置(2)的另一端与净烟气管道(14)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湿法脱硫循环浆液预热供暖热网补水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网补水阀门(23)位于浆液冷却器供水管道(11)和浆液冷却器回水管道(12)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法脱硫循环浆液预热供暖热网补水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网加热器(7)与凝汽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法脱硫循环浆液预热供暖热网补水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网循环泵(8)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两个热网循环泵(8)一备一用,以防止系统出现故障时停运。
7.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湿法脱硫循环浆液预热供暖热网补水的系统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方法如下:脱硫塔(4)的浆液冷却器供水管道(11)和浆液冷却器回水管道(12)上布置有用于循环冷却水与浆液换热的浆液冷却器(1),用于通过循环冷却水冷却脱硫浆液,被冷却后的脱硫浆液喷入脱硫塔(4)后进行脱硫的同时,也对烟气进行降温除湿;供暖热网补水先补入进入浆液冷却器(1)前的冷却循环水,作为循环冷却水的一部分进入浆液冷却器(1)与脱硫塔(4)循环浆液进行换热,热网补水就会被脱硫浆液预热升温,再在浆液冷却器(1)后抽取相应流量的冷却循环水补入供暖热网,达到减少为加热供暖热网补水而消耗的供暖蒸汽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天津军电热电有限公司,未经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天津军电热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4738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往复式导光板清洁装置
- 下一篇:用于有序充电的光储充微网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