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约束混凝土极限压应变概率建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45673.1 | 申请日: | 2020-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146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2 |
发明(设计)人: | 徐金俊;陈文广;黄新良;汪小鹏;毛德灿;陈宗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大学;浙江汉林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17/18;G06F111/04;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徐激波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纤维 增强 复合材料 约束 混凝土 极限 应变 概率 建模 方法 | ||
1.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约束混凝土极限压应变概率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贝叶斯多元统计概率推断,要使用先验信息和样本信息;先验信息是已有的FRP约束混凝土极限压应变计算方法,样本信息是大量已做的试验数据,从而得到FRP约束混凝土极限压应变后验分布;
(2)根据步骤(1)提出的贝叶斯理论以及极限压应变计算理论,得到FRP约束混凝土极限压应变的预测模型;
(3)根据步骤(2)得到的极限压应变预测模型,采用一系列影响FRP约束混凝土极限压应变参数的函数gi(y)作为修正项;
(4)基于共轭先验分布和方差σ2后验边缘分布,进而来剔除步骤(3)中对整体影响不显著的gi(y),从而达到消除参数的目的;
(5)根据步骤(4)中的剔除步骤(3)中对整体影响不显著的gi(y),并结合模型验证和对比分析,得到了FRP约束混凝土极限压应变后验计算公式;
所述步骤(2)中的FRP约束混凝土极限压应变的预测模型为:
T(Y,φ)=Td(Y)+γ(Y,θ)+σε
式中,Y表示影响FRP约束混凝土极限压应变因素的向量形式;Φ=(θ,σ)表示拟合试验数据进行修正的试验参数的后验估计;Td表示已经存在的FRP约束混凝土极限压应变计算公式;θ=[θ1,θ2,……θp]T表示对Y的修正系数;γ(Y,θ)表示对已经存在公式与准确值之间的偏差;ε是随机变量;σ2是后验分布所产生误差的方差;为使该模型适合试验结果,方差σ2与FRP约束混凝土圆柱体极限压应变因素Y相互独立;T(Y,Φ)的变量为方差σ2,且ε服从标准正态分布;
为求偏差γ(Y,θ),可以用p个函数将其线性表示为:
式中,gi(y)为影响FRP约束混凝土极限压应变因素的函数,用以对影响因素的评估;
所述步骤(3)中,所述的FRP约束混凝土极限压应变因素的函数gi(y)为:
g1(y)=1,g2(y)=flu,a/fco,g3(y)=ρε,g4(y)=H/D,g5(y)=ρk,g6(y)=fcc/fco;
所述样本信息的试验数据库中包括若干个沿环向用FRP包裹的圆柱体混凝土试件;每个试件由以下信息组成:混凝土圆柱的直径D、混凝土圆柱的高度H、FRP厚度tf、无约束混凝土圆柱体的峰值应力fco、FRP约束混凝土圆柱体的峰值应力fcc、无约束混凝土圆柱体的极限压应变εco、环向断裂应变εh,rup、FRP约束混凝土圆柱体的极限压应变εcc、实际侧向约束应力flu,a、约束刚度比ρk和应变比ρε=εh,rup/εco;
所述步骤(5)中,所述的FRP约束混凝土极限压应变后验计算公式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约束混凝土极限压应变概率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
所述先验信息的已经存在的FRP约束混凝土极限压应变计算公式为:
在给定数据y的条件下,贝叶斯的核心在于计算参数θ的极限压应变后验分布f(θ|y);所述的贝叶斯推断的一般模式为:
式中,f(θ)为FRP约束混凝土极限压应变先验信息;f(y|θ)为极限压应变似然函数;f(θ|y)为极限压应变后验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约束混凝土极限压应变概率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通过分析gi(y)的变异系数大小,按照其从大到小的顺序来进行贝叶斯参数剔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浙江汉林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工业大学;浙江汉林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4567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