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针对套筒内灌浆料强度偏低的加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45004.4 | 申请日: | 2020-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503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顾盛;陈满军;丁晨晨;原义伟;杨健;唐柏鉴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 |
主分类号: | E04C5/16 | 分类号: | E04C5/16;E04G21/02 |
代理公司: | 苏州睿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77 | 代理人: | 陈蜜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对 套筒 灌浆 强度 偏低 加固 结构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一种针对套筒内灌浆料强度偏低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结构覆盖预制剪力墙底部的每个套筒灌浆连接接头,其中单个套筒灌浆连接接头的加固结构包括套筒、连接钢筋、灌浆料、剔凿区、预弯附加钢筋和超高性能混凝土;
当所述套筒和连接钢筋通过灌浆料灌浆连接时,套筒与对应的连接钢筋采用两根预弯附加钢筋焊接连接,所述剔凿区位于焊接有预弯附加钢筋的套筒的筒体和连接钢筋周边,剔凿区内填充有超高性能混凝土;
所述连接钢筋包括上段连接钢筋和下段连接钢筋,上段连接钢筋为预制剪力墙内的竖向受力钢筋,上段连接钢筋与套筒的上部通过灌浆料灌浆连接或机械连接;下段连接钢筋为伸出相邻下层的预制剪力墙顶部且穿过楼板的竖向受力钢筋,下段连接钢筋与套筒的下部通过灌浆料灌浆连接;
所述预弯附加钢筋包括一体连接的外扩连接部、预弯过渡段以及内收连接部,所述预弯附加钢筋用于增强套筒的灌浆连接段与对应的连接钢筋之间的连接,相配合的两根预弯附加钢筋对称设置,呈八字形,两根预弯附加钢筋的外扩连接部分别与套筒的外壁两侧单面搭接焊连接并形成焊缝,两根预弯附加钢筋的内收连接部分别与连接钢筋的两侧单面搭接焊连接并形成焊缝;
预制剪力墙与相邻下层的预制剪力墙在套筒灌浆连接接头处通过连接钢筋、套筒、预弯附加钢筋、灌浆料、焊缝和超高性能混凝土形成一个整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对套筒内灌浆料强度偏低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为半灌浆套筒或全灌浆套筒,当为半灌浆套筒时,所述上段连接钢筋与半灌浆套筒的上部机械连接,当为全灌浆套筒时,所述上段连接钢筋与全灌浆套筒的上部通过灌浆料灌浆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针对套筒内灌浆料强度偏低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当套筒为半灌浆套筒时,所述剔凿区为下段凿除区,所述下段凿除区包括下段筒体凿除空间和对应套筒外部的下段钢筋凿除空间,所述下段筒体凿除空间和下段钢筋凿除空间贯通连接;当套筒为全灌浆套筒时,所述剔凿区为上段凿除区和下段凿除区,上段凿除区包括上段筒体凿除空间和对应套筒外部的上段钢筋凿除空间,所述上段筒体凿除空间和上段钢筋凿除空间贯通连接,下段凿除区包括下段筒体凿除空间和对应套筒外部的下段钢筋凿除空间,所述下段筒体凿除空间和下段钢筋凿除空间贯通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针对套筒内灌浆料强度偏低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段筒体凿除空间的大小范围应使得套筒从底部往上露出6d~7d的长度,d为下段连接钢筋的直径,所述上段筒体凿除空间的大小范围应使得套筒从顶部往下露出6d~7d的长度,且保证预弯附加钢筋与套筒的外壁焊接后,预弯附加钢筋与套筒的筒体分别至剪力墙剔凿区内壁之间的距离均不小于30㎜。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针对套筒内灌浆料强度偏低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段钢筋凿除空间的大小范围应使得下段连接钢筋从套筒底部起向下计量7d~9d的长度,且保证预弯附加钢筋与下段连接钢筋焊接后,预弯附加钢筋与下段连接钢筋分别至下段钢筋凿除空间内壁之间的距离均不小于30㎜;所述上段钢筋凿除空间的大小范围应使得上段连接钢筋从套筒顶部起向上计量7d~9d的长度,且保证预弯附加钢筋与上段连接钢筋焊接后,预弯附加钢筋与上段连接钢筋分别至上段钢筋凿除空间内壁之间的距离均不小于30㎜;
d为下段连接钢筋的直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对套筒内灌浆料强度偏低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弯附加钢筋的规格不低于上段连接钢筋和下段连接钢筋,预弯附加钢筋与对应的套筒的外壁、上段连接钢筋以及下段连接钢筋在预制剪力墙长度方向上并拢焊接并形成焊缝,套筒两侧的焊缝、下段连接钢筋两侧的焊缝以及上段连接钢筋两侧的焊缝均对称设置,焊接长度均不小于5d;
d为下段连接钢筋的直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对套筒内灌浆料强度偏低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不小于150MPa,抗拉强度不小于7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未经昆山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4500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