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息语音通信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44625.0 | 申请日: | 2020-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652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郭法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S7/00 | 分类号: | H04S7/00;H04R5/027;G10L19/008 |
代理公司: | 深圳鼎合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81 | 代理人: | 薛祥辉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息 语音 通信 方法 装置 终端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全息语音通信方法、装置、终端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通过采集空间声场中不同位置至少一个音频信号,将音频信号组成信号向量,并生成全息声场数据,对全息声场数据进行仿耳廓效果处理,生成第一全息语音数据,将第一全息语音数据进行预定义场景模型处理,更新第一全息语音数据,将更新后的第一全息语音数据传输至接收端,作为接收端进行预定义场景转换处理从而生成第二全息语音数据,在某些实施过程中,可以实现空间声场数据采集灵活,提高通用性,还可以为声音实现不同的场景体验,增加真实临场语音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但不限于通信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但不限于全息语音通信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在通信设备领域,全息功能仍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随着无线,特别是移动通信网络在容量,时延以及可靠性等方面的发展,特别是5G规模化商用的到来,虚拟及增强现实需求的推动,我们有理由相信,全息通信将在B5G 乃至6G时代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相关技术中,空间声场数据采集多采用仿人耳廓结构中放置传音器阵列的方式,这种方案灵活性较差,实现形式单一,且受限于仿人耳廓在大小及材料上的限制,通用性较差,对通信终端类产品不太适用;另外,相关技术中,没有考虑实际声场所在空间的场景类型,如客厅,会场,教室等,任何情况下,空间声场的原全息数据是很复杂的,有限的技术方案不可能实现实际空间声场的全息数据采集。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全息语音通信方法和装置,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相关技术中,空间声场数据采集灵活性差、形式单一、通用性差以及当前通信终端设备缺乏真实临场语音体验。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全息语音通信方法,应用于发送端,包括:
采集空间声场中不同位置至少一个音频信号,将所述音频信号组成信号向量,并生成全息声场数据;
对所述全息声场数据进行仿耳廓效果处理,生成第一全息语音数据;
将所述第一全息语音数据进行预定义场景模型处理,并更新所述第一全息语音数据;
将更新后的第一全息语音数据传输至接收端,作为所述接收端进行预定义场景转换处理生成第二全息语音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全息语音通信方法,应用于接收端,包括:
将接收到的第一全息语音数据进行预定义场景转换处理生成第二全息语音数据,其中,所述第一全息语音数据为对所述发送端采集空间声场中不同位置至少一个音频信号生成的全息声场数据进行仿耳廓效果处理以及预定义场景模型处理后生成;
以所述第二全息语音数据为基准,生成空间声场中不同发音位置对应的专属全息语音数据;
对所述专属全息语音数据进行适配调整,更新所述专属全息语音数据并进行分发;
对更新后的专属全息语音数据进行解析和执行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全息语音通信装置,包括:全息声场采集单元、仿耳廓处理单元、预定义场景模型处理单元以及通信处理单元;
所述全息声场采集单元,用于采集空间声场中不同位置至少一个音频信号,将所述音频信号组成信号向量,并生成全息声场数据;
所述仿耳廓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全息声场数据进行仿耳廓效果处理,生成第一全息语音数据;
所述预定义场景模型处理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全息语音数据进行预定义场景模型处理,并更新所述第一全息语音数据;
所述通信处理单元,用于将更新后的第一全息语音数据传输至接收端,作为所述接收端进行预定义场景转换处理生成第二全息语音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446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