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过控制上蔟环境降低蚕茧吊糙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42694.8 | 申请日: | 2020-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644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朱良均;杨明英;吴海平;徐向宏;潘美良;帅亚俊;马焕艳;章朝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7/04 | 分类号: | A01K67/04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林超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过 控制 环境 降低 蚕茧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控制上蔟环境降低蚕茧吊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适熟上蔟;(2)待步骤(1)的熟蚕上蔟后,控制蔟室温度为22~28℃,湿度为65~79%。本发明在熟蚕上蔟后,通过开门窗通风、散湿、换气,在合理的湿度、气流和温度环境中,使熟蚕正常吐丝结茧,提高蚕茧解舒率,降低万米吊糙次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熟蚕上蔟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控制熟蚕上蔟吐丝结茧环境条件的技术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的蚕茧质量还存在着蚕茧吊糙次数多而影响缫丝生产和生丝质量。发生吊糙的原因是上蔟环境影响了熟蚕正常的吐丝结茧,进而影响蚕茧解舒和洁净成绩,煮茧时内层与外层不易均匀煮熟,产生丝条故障多,降低缫丝效率,也影响了生丝的清洁和洁净成绩。
因此,在优良蚕品种和优质蔟具(方格蔟)的前提条件下,采用合理的上蔟环境,即调控上蔟室的湿度、气流和温度,特别是把握湿度,使熟蚕在合理的上蔟环境中吐丝结茧,蚕茧解舒好、洁净疵点少,从而减少缫丝时的丝条故障,减少落绪茧数和吊糙次数。
所以,合理的上蔟环境条件,使熟蚕正常吐丝结茧,对于降低吊糙次数,提高生丝品质和缫丝效益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生产精品生丝的重要保障。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蚕茧质量存在着吊糙次数过高的问题,本发明在于通过控制熟蚕上蔟环境条件,即上蔟室的湿度、气流和温度,特别是控制湿度的影响,使熟蚕正常吐丝结茧,茧层茧丝水分自然发散,丝胶胶着合理,获得优质原料茧,降低蚕茧吊糙次数,提高生丝质量。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
(1)适熟上蔟;
(2)待步骤(1)的熟蚕上蔟后,控制蔟室温度为22~28℃,湿度为65~79%。
所述蔟室内的气流采用自然通风。
所述湿度的控制时间为上蔟后的12h~72h内。
在熟蚕上蔟后,通过开门窗通风、散湿、换气,使熟蚕正常吐丝结茧,提高蚕茧解舒率,降低万米吊糙次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合理调控上蔟室的湿度、气流和温度,使熟蚕在合理的上蔟环境中吐丝结茧,蚕茧解舒率高、洁净疵点少,从而减少缫丝时的丝条故障,减少落绪茧数和吊糙次数。
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熟蚕上蔟后,打开门窗,使蔟室温度处在22~28℃范围,湿度75~79%,气流采用自然通风。控制湿度时间为上蔟后的12h~48h内。
熟蚕正常吐丝结茧,蚕茧解舒率为75%;万米吊糙次数为1.76次,与对照例1比较,减少了58.88%(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对照例1:具体操作与实施例1相同,其中蔟室湿度为65%、温度为25℃。
表1蚕茧万米吊糙次数
实施例2
熟蚕上蔟后,打开门窗,使蔟室温度处在22~25℃范围,湿度70~75%,气流采用自然通风。控制湿度时间为上蔟后的12h~48h内。
熟蚕正常吐丝结茧,蚕茧解舒率为70%;万米吊糙次数为2.02次,与对照例2比较,减少了58.26%(具体结果如表2所示)。
对照例2:具体操作与实施例2相同,其中蔟室湿度为55-60%、温度为23℃。
表2蚕茧万米吊糙次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4269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雾化装置及其主机
- 下一篇:一种用于工业机器人的夹持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