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两段式无害化处理生活污泥改良盐碱地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42592.6 | 申请日: | 2020-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086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柏彦超;张文杰;汤泽辉;吕铭;左文刚;单玉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B09B3/60 | 分类号: | B09B3/60;B09B5/00;B09C1/08;C02F11/02;C05F15/00;C05F17/20;C05G3/8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王艳 |
地址: | 22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段式 无害化 处理 生活 污泥 改良 盐碱地 方法 | ||
1.一种生物两段式无害化处理生活污泥改良盐碱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首先 采用蚯蚓无臭前段消解生活污泥得到剩余污泥及蚯蚓粪混合物;
2)接种EM菌剂充分发酵剩余污泥及蚯蚓粪混合物得到无害化产物;
3)步骤2)得到的无害化产物加入盐碱地土壤中进行处理;
所述步骤1)的具体步骤如下:将生活污泥堆成高25~30 cm,宽40~50 cm,长3.0~3.5m的多条长条垛,每条长条垛相隔20~30 cm;将工作蚯蚓和蚯蚓粪混合物接入长条垛间隔中形成蚯蚓工作床;所述蚯蚓粪混合物厚度为3~5 cm,待消解6~8天后,采用人工避光法收取蚯蚓后得到剩余污泥及蚯蚓粪混合物;
所述步骤2)的具体步骤如下:将剩余污泥及蚯蚓粪混合物按宽2.0~2.5 m、高1.2~1.5 m、长度50~100 m 堆成长条垛,接种EM菌剂,当温度升至60℃以上后进行翻堆,连续翻堆2~3次,待堆体温度维持室温不再上升后,完成充分发酵;所述步骤2)EM菌剂接种量为1.5%~2%;所述步骤2)EM菌剂是将5~10 kg EM菌原液,加100 kg 10%红糖水稀释即得EM菌剂;所述步骤2)无害化产物含水率≤60%、pH 5.5~8.5、有机质含量≥20%、蛔虫卵死亡率≥95%、粪大肠菌群菌值≥0.01;所述盐碱地为含盐量 4 g/kg的轻度盐碱地,用量1~2.5吨/亩,作为基肥直接撒施后,利用旋耕机将其与0~20 cm盐碱地土壤混合均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未经扬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4259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