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注水开发老油田新钻加密井的布井优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42238.3 | 申请日: | 2020-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960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文;张矿生;唐梅荣;张彦军;王文雄;吴顺林;郭小勇;曹宗熊;山树民;彭长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30 | 分类号: | E21B43/30;E21B43/26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赵娇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注水 开发 油田 加密井 优化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采油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注水开发老油田新钻加密井的布井优化方法。本发明是以剩余油分布现状分析为前提,从工程的角度出发,结合有利于储层改造布缝的方式,以更大程度动用剩余油、提高单井产量、减小成本为目的,本发明的优化方法具有三个优点,一是与难驱替剩余油接触面积大幅增加,有利于更大程度动用剩余油,提高整体调整开发效果;二是结合后续储层改造的优化设计,可大幅提高单井产量;三是合理的布井参数的优化,可大幅减小钻井进尺、钻进过程中成本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采油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注水开发老油田新钻加密井的布井优化方法。
背景技术
从油田的生产实践可以发现,开发时间超20年甚至30年以上的老油田,仍存在大量剩余油未被开采,以特渗透油藏(1mD<渗透率<10mD)、超低渗透油藏(0.3mD<渗透率<1mD)最为典型。通常在现有注水开发条件下,相对高渗透带及注水受效带剩余油开采程度相对较高;而在物性较差的低渗透带或未受注水波及区带剩余油富集,且难以有效动用。为了动用这部分剩余油,常用方法是在新钻加密井,整体调整原开发井网。目前国内主要加密方式是以原老井井网为基础,在一个井组单元中,新钻4~8口定向井或直井,转换为相对规则的(为原井网条件下1/2~1/3)、小排距(为原井网条件下1/2)条件下的新井网,达到动用剩余油目的。由生产跟踪表明,这类井匹配合理的水力压裂储层改造,可以获得相应的工业原油。但总体表现为钻井进尺投资大、单井产量低、递减大等问题,仍然制约着油田的进一步发展。因此,亟需发明一种新方法,实现剩余油的有效动用、单井产量的进一步提高及成本大幅减小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以剩余油分布现状分析为前提,从工程的角度出发,结合有利于储层改造布缝的方式,以更大程度动用剩余油、提高单井产量、减小成本为目的,提出一种注水开发老油田新钻加密井的布井优化方法。
为此,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注水开发老油田新钻加密井的布井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选定的加密调整区,收集井网参数、注水井相关参数、剩余油现状及地应力参数的资料;
S2,根据步骤S1所收集的资料,以原始井网条件下的两个井组为一个单元,最大化动用剩余油为原则,提出部署新钻加密井的井型;
S3,根据步骤S1所收集的资料,分析目的层目前的最大水平主应力方位,并明确部署新钻加密井的水平段方位;
S4,根据步骤S1所收集的资料,确定新钻加密井的水平段长度及初靶点与末靶点位置;
S5,根据步骤S1所收集的剩余油现状情况及现有储层改造方法动用剩余油的能力,优化水平段的井眼轨迹,达到最大程度动用剩余油;
S6,结合步骤S1所收集的剩余油现状情况及现有储层改造方法动用剩余油的能力,优化确定一个单元部署水平井的数量。
所述加密调整区的选定方法为对于注水开发中的油藏而言,随注水开发时间的延长会在在注水井的连线方位上形成注水水线,由于水线的形成,剩余油将富集于此区域内,为此,选择上述剩余油富集区为加密调整区。
所述步骤S1中收集的井网参数包括原井网条件下的井距大小、排距大小;注水井相关参数包括注水井方位、累计注水量、注水波及范围;剩余油现状指剩余油分布情况;地应力参数包括水平两向主应力大小、方位。
所述步骤S2中新钻加密井的井型为单支水平段水平井。
所述步骤S3中目的层目前的最大水平主应力方位采用井下微地震检测仪进行测试分析。
所述步骤S3中水平井水平段方位的部署有2种选择,即与目的层目前的最大水平主应力方位垂直或斜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422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